大不了重頭再來 之 Archlinux GNOME3


在一片祥和的Arch - KDE 世界里,折騰的心跳動不止。
KDE 的優秀有目共睹,可惜其速度和連綿不斷的彈窗,讓懶惰的我越來越受不了。因為課程緊的原因,改用其他桌面環境的想法一直沒有時間來實現。終於,在這個周末,空出來整整一天的時間 —— 小樣,我忍你很久了!

三四個小時不間斷的狂轟亂炸,openbox,xfce4 還有 fvwm,總的來說,雖然速度上滿意的不得了,可是畢竟用了這么長時間的 KDE, 突然一下子這么的節省,一時間接受不來阿……

算了,還是從了 GNOME 吧。
呵呵,半個小時前已經把 GNOME 裝配到了嶄新的 Arch 身上 —— 因為在之前的 Arch 身上嘗試了各種桌面,系統已經被搞的亂七八糟,所以在把重要的文件備份之后,又重新裝了一次 Arch。

總之,GNOME3 沒有讓我失望,美觀與速度並存 —— 不過這一頓折騰,一下子整整一天的時間,真是太奢侈了,以后不能再這樣了……



為了讓這次的折騰更有價值,下面記錄以下從安裝到配置到滿意的整個過程簡單的記錄一下。

0. 准備安裝:
0.1 我使用的是自己刻錄的 CD;
0.2 網絡環境:有線連接的DHCP。


1. 開始安裝:
1.1 最最基本的步驟,懂英語的話一步一步來就行,除了分區格式化的時候有點風險。
1.2 一塊硬盤最多支持四個主分區,我習慣把 Linux 的分區都放在主分區內,不過由於 Windows7 占用了兩個,所以這里我的分區很簡單,就一個 EXT 4 和一個 SWAP。
1.3 在安裝接近尾聲的時候,會有修改配置文件的對話框,需要改動的有以下幾個:
    rc.conf:
        網絡部分,interface=eth0;
        主機名部分,hostname="Tim"。
    locale.gen:
        找到德語部分(前面)和中文部分(最最下面),把前面的井號去掉。
    pacman.conf:
        在文件最后添加
            [archlinuxfr]
            Server = http://repo.archlinux.fr/i686
        用來安裝 yaourt。
    pacman.d/mirrolist:
        Germen部分前面的井號都刪掉。
    Root-Password:
        輸入自己的密碼
    DONE
1.4 安裝結束的前一步修改GRUB,把Windows部分的井號去掉。


2. 更新系統以及安裝軟件:
2.1 重啟系統之后,以 root 身份登錄終端:pacman -Syu RET 。會有提醒首先更新 pacman 本身,更新之后再執行剛才的語句。更新基本系統的時候,當所有更新下載完成,檢查依賴和安裝的時候,會有提示錯誤,說某個文件已存在,無法安裝更新。方法很簡單,把存在的文件刪除就行,使用 rm 命令,之后再更新就 OK 了。
附加:
2011年12月的更新會出現另外一個"文件已存在"的問題:/etc/mtab
解決方法:pacman -S filesystem --force

2.2 最最基本的重要的軟件及配置:
    pacman -S dbus RET, 然后修改 /etc/rc.conf,加入 dbus;
    pacman -S sudo RET, 修改 /etc/sudoers, %wheel 前面的井號去掉;
    pacman -S w3m RET;
    adduser RET, 此時用戶可以加入多個組:audio,video,camera,wheel,mysql,power,games,lp,optical,storage,scanner;
    pacman -S bash-completion, 然后修改 /home/libo/.bashrc, 加入 complete -cf sudo RET complete -cf man RET, 保存退出;
    pacman -S nvidia RET;
    pacman -S alsa alsa-util RET,修改 /etc/rc.conf, 加入 @alsa;
    pacman -S networkmanager RET, 修改 /etc/rc.conf, 加入 @networkmanager。
2.3 GNOME3 以及我自己常用的軟件
    pacman -S gnome gnome-extra gnome-tweak-tool RET,(因為 gnome-extra 中已經包含 gdm,所以也就不用非得下載並配置 SLIM 了)修改 /etc/inittab, id 3 前面加上井號 && id 5 前面去掉井號 && 最下面相對應的 xdm 前面加上井號 && gdm 前面井號去掉;
    pacman -S yaourt RET;
    pacman -S emacs auctex cedet ceb emacs-color-theme emacs-w3m-cvs qtcreator mysql firefox chromium flashplugin libreoffice wqy-zenhei goldendict skype vlc RET
    pacman -S monaco-linux-font RET; // 類蘋果字體!
    yaourt -S doxymacs RET;
    yaourt -S emacs-org-mode-git RET;
    yaourt -S faience-icon-theme RET;
    yaourt -S ibus-git RET;
    yaourt -S nautilus-dropboxd RET;
    yaourt -S wqy-microhei RET。

 
 

3. 正式進入GNOME3
3.0 打開終端,輸入 sudo /etc/rc.d/mysql start RET && sudo mysql_secure_installation RET,配置mysql,需要提一下的是mysql的首密碼是空的,直接回車就行;
3.1 打開終端,輸入 ibus-setup, GUI 界面配置一下,然后在~/.xprofile (如果寫入~/.bashrc,只有在啟動虛擬終端之后才可以啟動輸入法) 加入:
    export GTK_IM_MODULE=ibus
    export XMODIFIERS=@im=ibus
    export QT_IM_MODULE=ibus
    ibus-daemon -xrd
3.2 打開程序 System Setting,修改一通,尤其是鍵盤部分的布局和全局設置。

3.3 打開程序 Advanced Setting (也就是 gnome-tweak-tool),修改各個想改的地方。

3.4 重啟系統之后,基本就可以開始正常使用了。


PS:這不是教學篇,很多問題可能在這台電腦中不會出現,但在其他電腦上會出現。所以具體到某個軟件或者配置文件的使用或修改,Arch WiKi 永遠都是最好的選擇!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