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indows 8的消費者預覽版發布之際,很榮幸的參加了微軟在北京總部組織的這次活動。活動分為兩天,第一天有講師安排課程,第二天主要是動手實驗。
今天參加的這場是第一天的,索性用鏡頭記錄了這次活動。
微軟總部,在望京利星行廣場這邊,地鐵15號線開通以后,來這里已經比先前方便了好多。
利星行廣場有三個比較大的Building,最有規模的是奔馳,然后是微軟,分別獨占一座大樓,剩下還有一座里面入駐了很多公司,偶目前就在這個Building里面。
每次看到微軟的大標,都會感覺很親切。不知道是否所有微軟技術圈子里的朋友也是有這種感覺。
相比較微軟之前三元橋的總部,我感覺望京這邊的新Building要更大氣些。
擺在前台旁的活動活動告示,無處都在體現着Metro的風格。
活動現場在三層,相信這里很多朋友都來過。
活動的入場宣傳海報,還是Metro。
專門開設了體驗區,設備還是很全的。
留意到了旁邊的那個帳篷,真的會有人住進去嗎?是不是小了點?但我好像擁有一個啊,不過一定要是大號的。
相比較來說,大家肯定都對Windows 8的平板感興趣。
然而筆者的疑問是,這么薄的設備,是如何解決筆記本那樣至今都很難解決的散熱問題呢?還是我對硬件發展的掌握已經落伍了?
今日的活動安排。據說與以往的活動不同,很多人都是聽到最后才離開的。
現場的人很多。從中午盒飯的訂購量來看,據說有300人。所以,基本上,去晚了的同學都很難占到前排的位子。
這次是通過類似live meeting的方式web cast現場直播的,很多無法來北京的朋友在線參加了此次活動。
看現場的各種設備夠專業吧,尤其是攝像師專業而又專注的表情,很明顯Windows 8是把他也給吸引住了。
進入到會場,就可以看到講台旁的展示設備。大家肯定都特別關注那款平板。而我更關注中間那個Thinkpad,目前市場報價10k多,可以翻過來當平板用。
說實在的,這東西真招人喜歡。不過我也在想,這東西等到在大陸開賣的那天,會要比IPAD或者一個普通的筆記本電腦要貴出多少k呢?
俞暉的開場演講。上次見到俞暉,應該是三年前了,這次再見面感覺真的胖了好多。聊天的時候我開玩笑說沒事的時候就去隔壁找我喝杯咖啡,他說:減肥了。。。其實我倆都應該像老趙學學了。
然后,趙總做概述演講。
Giorgio今天share了很多Topic。聽口音他應該是歐洲那邊的人,但有些單詞的發音總能讓我想到在微軟的印度老外。也許正因為是這些,感覺Giorgio少了很多北美本土人在我們眼里通常的那種幽默感。
圖中他給大家演示了一個游戲,是《生化危機5》,我在想,Thinkpad T420帶顯卡的跑這個游戲的時候,風扇的散熱口似乎都有殺傷力了,那一個平板跑起來。。。安全不呢?
Giorgio在回答現場提問時真的是非常的有耐心。
朱宏,講解了關於Metro的設計風格。我一直覺得這都是一個挺難講解的話題,作為搞開發的我們,也恐怕很難以簡約明了的方式來打動我們的客戶,盡管這個東西是被我們的部分人所接收的,但是Metro能否像Ribbon那樣成功,還需要時間去驗證。
Windows Phone是一個好的開端,Windows 8能否在這個基礎上獲得成功,現場以及博客園的很多朋友相信都對這個充滿了信心。
朱老師對Metro的分享,確實使我們對Metro認識了更多。
比如,這個C的設計原則。你看出門道來了嗎?
亓光宇,分享了很多開發方面的東西。你看他是否很像咱們大學講計算機課程的老師呢?
相比較來說他的課程開發人員更感興趣。
課程當中他也建議大家“理性的”去看待騰訊QQ在win8上的問題。這上面的QQ我還沒用過,目前比較多的差評我想多少也反映了些問題,我覺得在這些問題的背后,是開發者和用戶對騰訊更高的期望。
很多人都參與到了這個照片牆,每到課程休息的時候都會看到很多人來排隊照相。
這個,對微軟熟的人都懂的。
總體來說,現場大家的熱情和積極度是挺高的,這也正說明,無論是用戶還是開發者,都對Windows 8抱有很大的期望。
然而,Windows 8的未來,不僅需要開發人員來譜寫,更需要微軟的大力推動。從認識俞暉這三年到現在,發現微軟對社區的支持方式發生了很多的變化,我們也希望在這些變化中,看到微軟更給力動作。
最后,果斷的Show一下現場遇到的既熟悉又陌生的一個人:
前面是我本人,后面的相信大家都認出來了是老趙,征求老趙的意見后把這個照片拿出來顯擺下。在活動中與老趙兩次擦肩而過但是沒敢認,主要是老趙的減肥太成功了,所以說俺和俞暉都得向老趙學習啊。
最后的最后,向大家透露一個消息,就是春林的Happy-bar在今年五月份同樣在北京又要有新活動了,我強烈推薦大家關注他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