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HTML都希望自己能呈現給別人親和的引入注目的感覺,CSS可以幫助HTML實現這樣的目的。
雖然沒有CSS,HTML也可以自己完成同樣的修飾,但是可能會一片混亂,不像有CSS的HTML那樣,讓內容和修飾分開。
而僅有CSS,很多想要的效果卻也無法看出。
有一些呈現的布局效果是HTML自身不能實現的,比如CSS里的偽類、組合。就想男人沒有女人,也不會體現出他對家的責任,對愛人的關懷。
當HTML頁面和CSS文件在一起久了,HTML頁面里會不斷的增加新的東西,CSS文件也會應隨着HTML頁面不斷擴充自己的。但是HTM頁面不會逃離CSS文件的內容,它的class還是CSS里面的那些名字;CSS文件也只會為了讓HTML頁面能更好的呈現,而改變自身的內容。
HTML頁面以為CSS文件將會永遠跟隨他,但是他忘了,CSS不僅僅可以支持這個HTML頁面,她也可以支持其他的HTML頁面,還可以支持XML甚至其他的格式。當有一天,HTML頁面不能找到他的CSS文件的時候,他就變得一團混亂,沒有生氣。人們可能再也不想看這樣的一個HTML了。
就像很多男人都有例如“有點色”,“有點大男人”等通性一樣, HTML也有共同的標簽,比如<body>, <div>。CSS可以針對這些共通的特性標簽來設置樣式,適應每一個HTML頁面。因此CSS可以進從一個HTML較快的轉到另一個HTML。
但是HTML頁面卻可能沒有辦法快速的接受另一個CSS文件,因為他不能在她那里找到他想要的那些class。那個CSS文件可能讓他的布局看起來很可笑。
而且其實離開的CSS在其他HTML上也不會太好,因為她很多的好看的效果(美好的理想)都沒有能夠在那個HTML實現出來。
除非,HTML頁面願意改變自己的class來對應新的CSS文件, 可是很多時候因為習慣或任性,或者覺得那不是他想要的結果,於是總是不願意去做改變;或者CSS文件願意為HTML頁面改變自己的內容,可是她又怎么會願意做前度的替身呢,又怎么願意放棄曾今夢想過的美好呢?
也有時候,因為回憶的美好,總是不肯放下,想着也許有一天還能回到那個時間。就像有時候,總是不願意刪除某些代碼,最多只是注釋掉, 也許有一天,還會有機會再重新使用它們。
P.S.
這是2011年11月的時候寫下的一些感觸,那時我這張HTML差點就失去了一起編輯了多年的CSS文件。不過現在那張CSS文件還將繼續跟我一起創建更多的cl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