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Windows 8 Consumer Preview在放出以后,在一天左右的時間里下載量就超過了100萬。很榮幸,這一百萬里面,我也貢獻了一分力量。上次重裝系統大概是在去年的7月,裝的是Windows 7 Ultimate 32 bit。時隔8個月,系統積累的問題越來越多,重裝系統的想法也越來越重——8個月也是我沒有重裝系統時間最長的一次了,於是就決定重裝一下系統。本打算重裝Windows 7系統,但看到這兩天Windows 8炒得沸沸揚揚,就先裝個Windows 8試試。
從QQ旋風的資源庫里看到了32位簡體中文版的下載鏈接,就拿這個下了,速度還不錯。與上次Windows 8 Developer Preview不同,這次Windows 8 Consumer Preview放出了多國語言的版本。微軟對這個版本應該是更有信心和期待了。
下載完安裝文件(一個iso格式的光盤鏡像),按照網上的教程,用微軟推出的Windows7-USB-DVD-Tool工具制作了一個可啟動的優盤。網上的教程制作過程要5-10分鍾,但我感覺自己用了好像遠不止這個時間。這個姑且不去管它,制作完成以后,重啟電腦,從優盤啟動,就開始安裝即可。第一次用優盤裝系統,感覺速度比光盤快了不少。
啟動后只能安裝簡體中文。開始安裝,首先要輸入序列號。這個微軟是公開放出的,但是為什么還要用戶在輸入一遍,本來預覽版就是免費的,何必多此一舉,我猜想是要暗示用戶購買正版吧。經過兩次(大概是,記不太清了)重啟,就要開始一些基本的設置了。這里有個重要的環節就是登陸微軟賬號(以前是Windows Live ID),這一步是要聯網的,由於學校里面是IP和MAC綁定的,所以我這時候電腦是不能聯網的。還好,微軟提供了另一套機制,就是建立本地帳戶。其實如果能提供一個網絡設置的選項或許會更好,比如鏈接有些無線網是要密碼的。其他的設置基本都默認了。
接下來就是使用Windows了。默認第一個看到的是metro風格的桌面。但是可以按Win鍵在傳統桌面和metro桌面之間切換。之后就是開始把玩Windows了。除了驅動和一個便攜版的Chrome外,沒有裝其他軟件,就是在系統自帶的程序里面把玩了一番。
總體感覺是“不習慣”和“不穩定”。
不習慣。
首先是開始菜單沒有了。這有多麻煩!要想打開一個Windows自帶的畫圖程序,還要Win+R,敲進mspaint。雖然還有其他方法,但是總是覺得Windows 7和之前的開始菜單多好!
其次,資源管理器使用了Ribbon風格,這個要見仁見智了,但我是非常不喜歡這種設計,個人還是更推崇Windows 7的資源管理器的那種簡潔的風格。
然后是Metro了。在Metro桌面下一個讓人無法理解的問題是,要想滑動桌面,不能通過鼠標模擬滑過的效果,還必須是滾輪或者用底部的滾動條。試想Android模擬器都能接受鼠標模擬手指觸控滑過的動作了,metro桌面還是滾輪和滾動條,怎么也說不過去,要知道,現在有多少人是在平板電腦上試用Windows 8的,而Windows on Arm還是不確定的時間。另外在metro下的一些操作,確實需要一段時間的適應,微軟應該采取措施培養用戶,讓他們學會並喜歡上使用metro風格的操作體驗。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是輸入法,這個就不能理解微軟在這上面搞出這一套來做什么,或者說,在輸入法和鍵盤方面,我還是不習慣。
不穩定。
用了不到兩個小時,死機了兩次,一次是玩系統自帶的游戲,叫Pinball,玩到途中,死機了。在一次是啟動便攜版的Chrome,果斷死機了。不過,重啟之后再試Chrome沒有死機。那個Pinball的游戲,運行的時候風扇聲音很大,性能很有問題。
除此之外,不穩定還表現在不流暢。比如按Win+Tab鍵切換窗口,會出現殘缺的色塊和線條,把鼠標懸停在窗口左邊也會出現這種情況,從metro應用切換到傳統Windows桌面應用過程中,這種現象就更明顯了。即便是輸入法,有時候也會導致某個區域是白色一塊。
從現在的使用感受來說,Consumer Preview推出過早了,因為問題確實還是很多的。或許微軟是有些着急了,但是路還是要一步一步地走。接下來再使用一個星期,看情況,如果不行,下周末重回Windows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