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開發的七個步驟:功能設計 結構設計 代碼編寫 功能測試 性能測試 部署維護 用戶體驗。關於軟件開發流程,英語中對應的單詞比較多,叫法不統一。我感覺在中文中采用這個七個詞更合適一些。箭頭首尾相接,組成一個循環,表示這七個步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多次進行的。先設計核心的和主要的功能,然后就實現和測試,給用戶使用,收集反饋意見,然后再增加和完善一些功能,重復整個流程。循環多次后,整個軟件的質量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得到改進。
在功能設計階段,做需求分析和用戶界面的設計,確定軟件功能的范圍和程度。
在結構設計階段,考慮所使用的軟硬件平台和開發工具,功能模塊的划分,接口層次的划分;再詳細一點的話可以包括定義哪些類,有哪些屬性和方法等。
在代碼編寫階段,建立代碼工程,編寫程序,實現所需的功能。
在功能測試階段,測試軟件的正確性,功能是否符合需求等,並且修正發現的缺陷。
在性能測試階段,測試軟件的效能,穩定性,安全性等,並且修正發現的缺陷。
在部署維護階段,把軟件發布給用戶使用,修復發現的一些問題。
在用戶體驗階段,收集用戶的使用反饋,制定改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