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結構模式


組織形態是指由組織中縱向的等級關系及其溝通關系,橫向的分工協作關系及其溝通關系而形成的一種無形的、相對穩定的企業構架。它反映組織成員之間分工協作關系,體現了一種分工和協作框架。

可以說,組織形態就是組織結構的“模式”。掌握組織結構模式,有助於構建通用的人員和組織結構模型 。本文介紹各種常見的組織形態。

傳統的組織結構模式最初為直線式,隨着規模的不斷擴大,逐步發展出直線職能式事業部式;而隨着外部環境的復雜化,在此基礎上又擴展出矩陣式多維結構等。 近年來隨着企業外部環境的進一步復雜,企業間結成動態聯盟,從而形成了“虛擬組織”。根據動態聯盟成員之間關系的不同,虛擬組織的形態包括星型模式互補模式平行模式,並且這些模式的組合可以形成混合模式

直線式

直線式是最古老也是最簡單的組織結構形式。所謂的“直線”是指職權從上到下的層層分解,每一層與其下級完全是one-to-many的關系。如下圖:

26 99326 3 fd 01

直線職能式

直線職能式是最常見的組織模式。直線職能式在直線式的基礎上擴展出職能機構,將技能相似的專業人員集合在各自專門的職能機構內。

26 88825 3 fd 03

事業部式

按照產品類型、客戶類型、地域及流程等不同的業務單位分別成立若干事業部,並由這些事業部進行獨立業務經營和分權管理的一種分權式結構類型。每個事業部下面都有自己的職能部門。

26 40530 3 fd 05

事業部划分舉例:

按產品:洗衣機事業部,照明事業部,電視事業部

按地域:北方地區,中部地區,南部地區

按客戶:大企業客戶、中小企業客戶、個人客戶

 

矩陣式

在縱向的職能部門的基礎上,定義出項目組/工作組,與職能部門正交,從而形成矩陣結構,人員同時具有部門責任和項目組責任。

26 77922 3 fd 06

多維結構

多維結構是矩陣型和事業部制機構形式的綜合發展。在矩陣制結構(即二維平面)基礎上構建產品利潤中心、地區利潤中心和專業成本中心的三維立體結構,但每個結構層面仍然是二維制結構,而且多維制結構未改變矩陣制結構的基本特征,因而,其基礎結構形式仍然是矩陣制,或者說它只是矩陣制結構的擴展形式。

Screenshot1

 

通用的人員和組織結構模型中有博友回復問如下的組織結構如何表示:

2012022416352737

其實上圖就是對多維結構的一種二維分解。

星型模式

星型模式(Star-like Mode)。這種模式一般由一個占主導地位的核心企業和一些伙伴組成,核心企業負責虛擬組織的構建與管理工作,制定運行規則,協調各方關系,當伙伴之間發生沖突時,負責做出合理的仲裁。在忽略成員企業之間的聯系時,就表現為星形結構,如下圖所示:

Star

互補模式

互補模式(Compensatory Mode)。互補模式不存在盟主,是由地位平等、擁有的資源與核心能力相互補充的各方共同組成;這種模式下,企業虛擬組織的組建與管理需要通過各方的協商來解決。

00000

平行模式

平行模式(parallel mode)。該模式是由地位對等、擁有不同的核心能力、但能夠獨自完成市場的某種需求的各方組成,只是各方滿足市場需求的方式與手段不同;由於各方的獨立性較強,因此需要通過共同協商,完成企業虛擬組織的組建與管理工作。

1111111

混合模式

混合模式(Hybrid Mode)。混合模式是指在虛擬組織的不同層次、不同部分采用不同的組織模式,由於星型模式、互補模式和平行模式都有各自的適用情形。

000

 

補充

對虛擬組織的兩種觀點:

  1. 虛擬是指組織內部資源、能力的虛擬化,這種觀點認為虛擬組織即敏捷組織。

  2. 虛擬指組織本身的虛擬,這種觀點認為虛擬組織是動態聯盟。

本文中的虛擬組織,采用第2種觀點。

 

不管哪種觀點,都認為虛擬組織具有如下的特點:

  1. 變化頻繁,按需組合

  2. 共享資源,整合能力

  3. 彼此信任,互相依賴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