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 Dog》——流浪、陽光和那些讓人緬懷的畫面


沒想到在長假中看到最好的電影是《Red Dog》,中文譯名紅犬或紅犬歷險記。

這是一部澳大利亞影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一只紅犬(Red Dog)搭車、流浪、找到主人、尋找主人、流浪、回歸的故事。整個故事貫穿了流浪、人文、關愛和溫情,令人動容。本劇導演比爾·亨特在拍完這部電影后於2011年5月辭世,為這部電影又平添了一縷憂傷。想象多少年后,當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時,能否有一些值得留下的東西?讓人不勝唏噓。

我想多數人都會有流浪情結吧,即使70后如我,也經常會產生流浪的念頭。在開車上下班的途中,有時候會突然產生就這樣一直駕車開下去的感覺,至於目的地,倒不是那么重要了。記得初中的時候,我的一位發小要去南方流浪,身上帶了50塊錢就上路了,我一度想去,但最終被循規蹈矩的父母阻止,只好騎了自行車送他去車站,看着丫逃了票跳上開向南方的列車,羡慕不已。回來后那位伙伴變得黑而精瘦,兩眼冒光,似乎黑暗中走路都不需要手電筒。而且要命的是,我們不得不聽了他長達一年的反復講述流浪記,一如《Red Dog》那位不停講述阿布魯奇的太陽的意大利礦工,為此挨揍也在所不惜,直到最后找到了最忠實的聽眾:Red Dog。這位兄弟還傳授了我們不下十種逃票的方法,無論是公交、火車、汽車,他都能逃之有道,以至於我很長時間一想到流浪就是逃票十法。

在我看來《Red Dog》的主線就是流浪和關愛。澳大利亞的礦工來自世界各地,意大利、墨西哥、拉脫維亞,由於不同的目的和目標,流浪至此,漂泊一生。紅犬同樣充滿流浪氣息,搭車來到礦區,四處游走,與每個人都是朋友,但又不屬於任何人,直到找到自己的主人,但很快又再次為了尋找主人(盡管主人已經交通意外身亡)踏遍澳大利亞和日本。包括和紅犬爭斗的紅貓,最終也從豢養變為流浪。但各種流浪中都充滿關愛和相互溫暖。礦工之間,礦工和紅犬,紅犬和主人,主人和女友,包括紅犬和紅貓在經過兩次貓狗大戰之后,也變成了惺惺相惜的伙伴。

影片從回憶開始,當人還是人、狗還是狗(意指還沒有成為伙伴),十年記憶還是由粗狂、熾熱、明亮、鮮紅組成的年代,流浪狗Red Dog出現了,搭順風車來到礦區,故事徐徐展開,Red Dog成為所有人的狗,直到他遇到真正的主人。主人公John和女友Nancy的出現讓整個影片立刻充滿青春靚麗的色彩,尤其是Nancy在車上與“Bad Dog”紅犬搶座位的表現,讓人非常歡樂(當然這個歡樂與韓方大戰中張老濕的帶來的歡樂還是沒法比的)。影片中感人的橋段很多,尤其是John交通意外去世之后,紅犬在主人家門守候了3周,無論天寒地熱、白晝黑夜,紅犬一直坐在John的門前。憂傷的音樂和懷舊的畫面,鏡頭緩慢的切換,黃昏、朝陽、剪影,讓人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很喜歡影片的畫面和音樂,畫面的處理非常寫意,簡直就是一幅幅美術作品。橘紅色的曠野、藍色的海面、綠色的草地、飛揚的紅土,逆光鏡頭隨處可見,讓觀影者仿佛能感受到溫暖的陽光,勾勒出澳大利亞西部的風情。復古的配樂有時歡快,有時憂傷,有時厚重,時機恰到好處,心靈受到撫慰。

John曾經是紅犬苦苦尋找的宿主,當宿主消失時,紅犬再次開始了漫長的旅程,直到最后的回歸,仿佛人生,波瀾不驚,但充滿不羈、流浪、溫暖和關愛,讓人神往。

感謝悠長假期,讓我看到了這樣一部澳大利亞原汁原味的電影。這部影片在時光網和豆瓣的評分分別是8.4和8.2,在IMDb的評分是7.5,值得一看。

2012春節長假即將結束,各種人群懷着各種心情重裝上路,每個人都應該知道,最重要的是現在的選擇和余下的人生。

每個人的心都在流浪,有的在心里,有的在路上,充滿愛,充滿關懷。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