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学说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来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91623 作者:李凯凯铠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91623/answer/141298595 ...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人格是一个整体,它包括三个部分,即本我 自我和超我。 本我: 完全潜意识 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 自我: 大部分有意识 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 超我: 部分有意识 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 解释的是人格中潜意识 意识与行为的关系,可以看出对人格最有影响力的是 超我 。 ...
2022-02-22 21:49 0 2274 推荐指数:
弗洛伊德学说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 来源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91623 作者:李凯凯铠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4091623/answer/141298595 ...
意识是大脑对客观存在的反应,是个体在任何时刻觉察到的感觉与体验,既有特性又有共性。 人格是人的性格与气质,是个体的特性。 意识分为:显意识、前意识、无意识(=潜意识?=原意识?)。弗洛伊德原作中为“无意识”,后来被“潜意识”取代,现在又有人用“原意识”描述,但三者还是略有区别 ...
基本介绍 Floyd算法又称为插点法,是一种利用动态规划的思想寻找给定的加权图中多源点之间最短路径的算法,与Dijkstra算法类似。该算法名称以创始人之一、1978年图灵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教授罗伯特·弗洛伊德命名。 思路 1,从任意一条单边路径开始。所有两点之间的距离是边的权 ...
引入 狄杰斯特拉(Dijstra)算法解决的问题是:从图G中的某个指定顶点vk开始到其余各个顶点的最短路径,其中图G有n个顶点,k∈[0, n-1]。若还需要求某个顶点vx开始到其余各个顶点的最短路 ...
弗洛伊德算法详解 说明 弗洛伊德算法也是求一个顶点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问题,和迪杰斯特拉算法有共同之处,不同处在于迪杰斯特拉算法只是求得某一具体的顶点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距离,而弗洛伊德会求出所有的顶点到其他顶点的距离,弗洛伊德会创建一个二维距离数组保存各个顶点到其它顶点的距离,通过不断 ...
这个算法主要要弄懂三个循环的顺序关系。 弗洛伊德(Floyd)算法过程:1、用D[v][w]记录每一对顶点的最短距离。2、依次扫描每一个点,并以其为基点再遍历所有每一对顶点D[][]的值,看看是否可用过该基点让这对顶点间的距离更小。 算法理解: 最短距离有三种情况:1、两点的直达距离最短 ...
核心思想:从i号顶点到j号顶点只经过前k号点的最短路程 ...
总结分析 是一个简单的dp 像迪杰斯特拉算法,不断对两个结点之间的距离进行松弛 松弛:比如原本记录结点1到结点4的距离为6,这次k是结点2,结点1到结点2距离为2,结点2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