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波纳契堆(Fibonacci Heap)于 1984 年由 Michael L. Fredman 与 Robert E. Tarjan 提出,1987 年公开发表,名字来源于运行时分析所使用的斐波那契数。 斐波那契堆同二项堆(Binomial Heap)一样,也是一种可合并堆 ...
本文首发于我的公众号Linux云计算网络 id: cloud dev ,专注于干货分享,号内有 T书籍和视频资源,后台回复 即可领取,欢迎大家关注,二维码文末可以扫。 算法导论 第二版中在讨论斐波那契堆之前还讨论了二项堆,但是第三版中已经把这块的内容放到思考题中,究极原因我想大概是二项堆只是个引子,目的是为了引出斐波那契堆,便于理解,而且许多经典的算法实现都是基于斐波那契堆,譬如计算最小生成树问 ...
2016-05-12 20:44 0 2307 推荐指数:
斐波纳契堆(Fibonacci Heap)于 1984 年由 Michael L. Fredman 与 Robert E. Tarjan 提出,1987 年公开发表,名字来源于运行时分析所使用的斐波那契数。 斐波那契堆同二项堆(Binomial Heap)一样,也是一种可合并堆 ...
在计算机科学中,斐波那契堆是由树的集合所组成的堆数据结构。它比二项堆的平摊运行时间更好。斐波那契堆的名字来自于斐波那契数列,这些数列被用来做运行时间分析。求最小值(find-mininum), 插入(insert), 降低元素值(decrease-key)和合并(merge/union ...
斐波那契查找算法 什么是斐波那契查找算法? 1.黄金分割点是把一条线段分割成两个部分,使得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一部分之比,取其前三位的近似值大概是0.618。 2.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两个相邻数的比例无限接近0.618 斐波那契思想 1.斐波 ...
斐波那契查找的核心是: 1)当key=a[mid]时,查找成功; 2)当key<a[mid]时,新的查找范围是第low个到第mid-1个,此时范围个数为F[k-1] - 1个,即数组左边的长度,所以要在[low, F[k - 1] - 1]范围内查找; 3)当key> ...
概要 上一章介绍了斐波那契堆的基本概念,并通过C语言实现了斐波那契堆。本章是斐波那契堆的C++实现。 目录1. 斐波那契堆的介绍2. 斐波那契堆的基本操作3. 斐波那契堆的C++实现(完整源码)4. 斐波那契堆的C++测试程序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 ...
: 更多内容:数据结构与算法系列 目录 (01) 斐波那契堆(一)之 图文解析 和 C语言的实现 (02 ...
1.斐波那契(黄金分割法)查找基本介绍: 黄金分割点是指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取其前三位数字的近似值是 0.618。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十分美丽,因此称为黄金分割,也称为中外比。这是一个神奇的数字,会带来意向不大的效果。 斐波那契数列 ...
对比结果可能fibo1函数明显比fibo函数优化的明显,时间复杂度为O(x); fibo1的思路为:将每一次递归的数值保存起来,后期就不需要再次的寻找; 关于斐波那契数列优化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先将这一种,还有一些涉及到比较难懂的高等数学,对于初学者会比较的难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