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OTSU算法学习 OTSU公式证明

OTSU算法学习 OTSU公式证明 otsu的公式如下,如果当前阈值为t, w 前景点所占比例 w w 背景点所占比例 u 前景灰度均值 u 背景灰度均值 u w u w u 全局灰度均值 g w u u u u w u u u u w w u u u u 目标函数为g, g越大,t就是越好的阈值.为什么采用这个函数作为判别依据,直观是这个函数反映了前景和背景的差值. 差值越大,阈值越好. 下面是 ...

2015-08-26 10:24 0 9629 推荐指数:

查看详情

用OpenCV实现Otsu算法

一、Otsu算法原理 Otsu算法(大津法或最大类间方差法)使用的是聚类的思想,把图像的灰度数按灰度级分成2个部分,使得两个部分之间的灰度值差异最大,每个部分之间的灰度差异最小,通过方差的计算来寻找一个合适的灰度级别来划分。 所以可以在二值化的时候采用otsu算法来自动选取阈值进行二值化 ...

Fri Jan 08 07:27:00 CST 2016 0 13569
大津法---OTSU算法

简介: 大津法(OTSU)是一种确定图像二值化分割阈值的算法,由日本学者大津于1979年提出。从大津法的原理上来讲,该方法又称作最大类间方差法,因为按照大津法求得的阈值进行图像二值化分割后,前景与背景图像的类间方差最大(何为类间方差?原理中有介绍)。 OTSU算法 OTSU算法也称最大类间差 ...

Fri Feb 10 19:23:00 CST 2017 2 44176
基于OTSU的图像多阈值分割算法

基于OTSU的图像多阈值分割算法 目录 基于OTSU的图像多阈值分割算法 实验需求分析: 实验基础知识: 什么是Otsu阈值分割? 类内方差 ...

Sun Apr 10 01:09:00 CST 2022 0 2370
Otsu图像分割算法(大津算法

OTSU算法是由日本学者OTSU于1979年提出的一种对图像进行二值化的高效算法。(大津算法)。不过OTSU比较适合前景和背景像素值差距比较大的图像,如果图像复杂、细节多、近色的话,OTSU算法效果不好。 阈值将原图像分成前景、背景两个图像。前景:用n1,csum,m1来表示在当前阈值下的前景 ...

Tue Mar 30 02:08:00 CST 2021 0 287
OpenCV-Python系列之OTSU算法

上一个教程中,我们谈到了关于图像二值化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固定阈值法,另一种是自适应阈值法,总的来说,自适应阈值法在某些方面要由于固定阈值法,但还没完,这次我们将隆重介绍我们的重量级选手,也就是OTSU算法(又称为大津算法和最大类间方差法)。 最大类间方差法是1979年由日本学者大津提出的,是一种 ...

Tue Dec 07 21:59:00 CST 2021 0 902
使用HTML5技术实现Otsu算法(大津法)

。 本文的思路是获取一张带有验证码的图片,然后对其进行灰度化操作,完成后对其使用Otsu算法进行二值化操作, ...

Fri Feb 24 18:28:00 CST 2012 1 2852
阈值分割-Otsu

算法实现(不调用函数) #include <opencv2/opencv.hpp>#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using namespace cv; //实现灰度直方图的绘制void drawpicture ...

Fri May 24 19:29:00 CST 2019 0 1897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