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参数是 ServerSocketChannel 的参数
三次握手与连接队列
第一次握手时,因为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还未完全建立,连接会被放入半连接队列中
当完成三次握手以后,连接会被放入全连接队列中
服务器处理Accept事件是在TCP三次握手,也就是建立连接之后。服务器会从全连接队列中获取连接并进行处理
在 linux 2.2 之后,分别用下面两个参数来控制
- 半连接队列 - sync queue
- 大小通过 /proc/sys/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指定,在
syncookies
启用的情况下,逻辑上没有最大值限制,这个设置便被忽略
- 大小通过 /proc/sys/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指定,在
- 全连接队列 - accept queue
- 其大小通过 /proc/sys/net/core/somaxconn 指定,在使用 listen 函数时,内核会根据传入的 backlog 参数与系统参数,取二者的较小值
- 如果 accpet queue 队列满了,server 将发送一个拒绝连接的错误信息到 client
作用
在Netty中,SO_BACKLOG
主要用于设置全连接队列的大小。当处理Accept的速率小于连接建立的速率时,全连接队列中堆积的连接数大于SO_BACKLOG
设置的值是,便会抛出异常
设置方式如下
// 设置全连接队列,大小为2 new ServerBootstrap().option(ChannelOption.SO_BACKLOG, 2);
backlog被保存在了DefaultServerSocketChannelConfig
配置类中
private volatile int backlog = NetUtil.SOMAXCONN;
- backlog的值会根据操作系统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默认值
- Windows 200
- Linux/Mac OS 128
- 如果配置文件
/proc/sys/net/core/somaxconn
存在,会读取配置文件中的值,并将backlog的值设置为配置文件中指定的
TCP_NODELAY
- 属于 SocketChannal 参数
- 因为 Nagle 算法,数据包会堆积到一定的数量后一起发送,这就可能导致数据的发送存在一定的延时
- 该参数默认为false,如果不希望的发送被延时,则需要将该值设置为true
SO_SNDBUF & SO_RCVBUF
- SO_SNDBUF 属于 SocketChannal 参数
- SO_RCVBUF 既可用于 SocketChannal 参数,也可以用于 ServerSocketChannal 参数(建议设置到 ServerSocketChannal 上)
- 该参数用于指定接收方与发送方的滑动窗口大小
ALLOCATOR
- 属于 SocketChannal 参数
- 用来配置 ByteBuf 是池化还是非池化,是直接内存还是堆内存
使用
// 选择ALLOCATOR参数,设置SocketChannel中分配的ByteBuf类型 // 第二个参数需要传入一个ByteBufAllocator,用于指定生成的 ByteBuf 的类型 new ServerBootstrap().childOption(ChannelOption.ALLOCATOR, new PooledByteBufAllocator());
池化并使用直接内存
// true表示使用直接内存 new PooledByteBufAllocator(true);
池化并使用堆内存
// false表示使用堆内存 new PooledByteBufAllocator(false);
非池化并使用直接内存
// ture表示使用直接内存 new UnpooledByteBufAllocator(true);
非池化并使用堆内存
// false表示使用堆内存 new UnpooledByteBufAllocator(false);
RCVBUF_ALLOCATOR
- 属于 SocketChannal 参数
- 控制 Netty 接收缓冲区大小
- 负责入站数据的分配,决定入站缓冲区的大小(并可动态调整),统一采用 direct 直接内存,具体池化还是非池化由 allocator 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