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拟合和欠拟合


一、从机器学习分析两者的关系

  机器学习的基本问题:利用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学习的目的并非是对有限训练集进行正确预测,而是对未曾在训练集合出现的样本能够正确预测

  模型对训练集数据的误差称为经验误差,对测试集数据的误差称为泛化误差

  模型对训练集以外样本的预测能力就称为模型的泛化能力,追求这种泛化能力始终是机器学习的目标。

  过拟合和欠拟合是导致模型泛化能力不高的两种常见原因,都是模型学习能力与数据复杂度之间失配的结果。

  “欠拟合”常常在模型学习能力较弱,而数据复杂度较高的情况出现,此时模型由于学习能力不足,无法学习到数据集中的“一般规律”,因而导致泛化能力弱;

  “过拟合”常常在模型学习能力过强的情况中出现,此时的模型学习能力太强,以至于将训练集单个样本自身的特点都能捕捉到,并将其认为是“一般规律”,同样这种情况也会导致模型泛化能力下降。

  在神经网络训练的过程中,欠拟合主要表现为输出结果的高偏差,而过拟合主要表现为输出结果的高方差

二、过拟合

  1、定义

  为了得到一致假设而使假设变得过度严格称为过拟合。

  这个过度严格的假设在训练数据上能够获得比其他假设更好的拟合, 但是在训练数据外的数据集上却不能很好地拟合数据,此时认为这个假设出现了过拟合的现象。

 

  图解:可以看出在a中虽然完全的拟合了样本数据,但对于b中的测试数据分类准确度很差。而c虽然没有完全拟合样本数据,但在d中对于测试数据的分类准确度却很高。

  2、产生原因

  (1)样本选取有误,比如样本数量太少,选样方法错误,选样标签错误,导致选出的样本不能代表预设的分类规则;

  (2)噪声过大,导致错误地将噪声认为是特征而扰乱了预设的分类规则;

  (3)假设成立的条件并不成立;

  (4)参数过多,模型复杂度太大;

  (5)对于决策树模型:如果对于生长点没有限制,让其自由生长的节点可能只包含单纯的事件数据或者非事件数据,虽然可以很好的匹配上训练数据,但是换成其他数据,该模型就无法适应;

  (6)对于神经网络模型:a)模型过于复杂——对样本数据可能存在分类决策面不唯一,随着学习的进行,BP算法使权值可能收敛过于复杂的决策面;b)拟合了噪声和无用特征——权值学习迭代次数足够多(Overtraining),拟合了训练数据中的噪声和训练样例中没有代表性的特征。

  3、解决办法

  (1)选择合适的停止训练标准,使得训练在合适的程度;

  (2)获取额外的数据进行交叉验证;

  (3)保留验证集对模型进行验证;

  (4)正则化。在目标函数或代价函数优化时,在目标函数或代价函数后面添加一个正则项,一般是L1正则与L2正则。

  (5)对于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权值衰减。在每次迭代过程中,都以某个小因子降低每个权值。

 

知乎答主的优秀形象化解释:

(1)作者:刘文博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246256/answer/8389878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好比你想学习追妹子。
先找你表妹问喜欢什么,表妹说她喜欢干净帅气的男生,还说她喜欢周杰伦,喜欢火锅,喜欢酸菜鱼,合计一百条规矩。你规规矩矩地按照要求学习,终于符合表妹的一切要求,0 Error,训练完成,超级自信准备出去试试追个妹子。
可是换了个妹子,发现学到的似乎没想象中有用。第二个妹子只要你干净帅气。后面的九十八条她都不care,她甚至讨厌吃火锅,那后面98条只会增加误差。这就过拟合了。

怎么防止过拟合呢?应该用cross validation,交叉比对。
解释起来就是,你在你表妹那儿学到的东西,在你表姐那儿测试一下对不对。在你表姐那儿学到的,在你二姐那测试一下。来来回回用不同的测试对象和训练对象做交叉比对。这样学到规律就不会过拟合啦~

评论里有小伙伴提到加Regularization可以解决overfit,这里也形象地说一下。还是在学习追妹子。但是我也有男人的尊严! 有底线!不能妹子说啥就是啥!今天我的底线是,不能无限量增加要学的规矩的数量!女人不能惯着! 所以可以引入Lasso,对规矩的数量进行一个penalize。通俗说就是,妹子你让我学三条规矩我就忍了,让我学一百条规矩大爷就不干了。这个Regularization可以有不同的形式,Lasso是一种。所以可以通过引入Regularization增加信息,帮助寻找到最优解。
 
(2)作者:知乎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246256/answer/55251597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实不完全是噪声和假规律会造成过拟合。
(1)打个形象的比方,给一群天鹅让机器来学习天鹅的特征,经过训练后,知道了天鹅是有翅膀的,天鹅的嘴巴是长长的弯曲的,天鹅的脖子是长长的有点曲度,天鹅的整个体型像一个“2”且略大于鸭子.这时候你的机器已经基本能区别天鹅和其他动物了。
(2)然后,很不巧你的天鹅全是白色的,于是机器经过学习后,会认为天鹅的羽毛都是白的,以后看到羽毛是黑的天鹅就会认为那不是天鹅.
(3)好,来分析一下上面这个例子:(1)中的规律都是对的,所有的天鹅都有的特征,是全局特征;然而,(2)中的规律:天鹅的羽毛是白的.这实际上并不是所有天鹅都有的特征,只是局部样本的特征。机器在学习全局特征的同时,又学习了局部特征,这才导致了不能识别黑天鹅的情况.
--------------------------------------------------理论总结分割线----------------------------------------
(1)对于机器来说,在使用学习算法学习数据的特征的时候,样本数据的特征可以分为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全局特征就是任何你想学习的那个概念所对应的数据都具备的特征,而局部特征则是你用来训练机器的样本里头的数据专有的特征.
(2)在学习算法的作用下,机器在学习过程中是无法区别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的,于是机器在完成学习后,除了学习到了数据的全局特征,也可能习得一部分局部特征,而习得的局部特征比重越多,那么新样本中不具有这些局部特征但具有所有全局特征的样本也越多,于是机器无法正确识别符合概念定义的“正确”样本的几率也会上升,也就是所谓的“泛化性”变差,这是过拟合会造成的最大问题.
(3)所谓过拟合,就是指把学习进行的太彻底,把样本数据的所有特征几乎都习得了,于是机器学到了过多的局部特征,过多的由于噪声带来的假特征,造成模型的“泛化性”和识别正确率几乎达到谷点,于是你用你的机器识别新的样本的时候会发现就没几个是正确识别的.
(4)解决过拟合的方法,其基本原理就是限制机器的学习,使机器学习特征时学得不那么彻底,因此这样就可以降低机器学到局部特征和错误特征的几率,使得识别正确率得到优化.
(5)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要防止过拟合,训练数据的选取也是很关键的,良好的训练数据本身的局部特征应尽可能少,噪声也尽可能小.
 
三、欠拟合
  与过拟合的解决方法基本相反:
  • 增加新特征,可以考虑加入进特征组合、高次特征,来增大假设空间;
  • 添加多项式特征,这个在机器学习算法里面用的很普遍,例如将线性模型通过添加二次项或者三次项使模型泛化能力更强;
  • 减少正则化参数,正则化的目的是用来防止过拟合的,但是模型出现了欠拟合,则需要减少正则化参数;
  • 使用非线性模型,比如核SVM 、决策树、深度学习等模型;
  • 调整模型的容量(capacity),通俗地,模型的容量是指其拟合各种函数的能力;
  • 容量低的模型可能很难拟合训练集;使用集成学习方法,如Bagging ,将多个弱学习器Bagging。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