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
MAC地址是设备物理地址,IP地址是逻辑地址用来定位网络中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IP地址决定数据包最终到达哪一个计算机,MAC地址决定下一跳由那个设备接收。
IP地址及地址划分
TCP/IP协议规定,IP地址使用32位二进制表示,八位一划分。
子网掩码,用来表示IP地址,区分网络号、主机号。
A类地址
一个A类地址包含主机数量:(256 * 256 * 256)-2 =166777216
B类地址
一个B类地址包含主机数量:(256 * 256 )-2 =65534
C类地址
一个C类地址包含主机数量:256-2 =254
D类以及E类地址
保留地址
主机ID全为0、主机ID全为1(广播地址)、127.0.0.1(环回测试地址)、169.254.0.0(自动私有IP地址)
公网地址、私网地址
统一规划和分配的全球唯一的地址被称为“公网地址”。
私有地址,只能在私有地址设置IP,且互联网不能没有该地址路由,下为保留地址。
A类:10.0.0.0 255.0.0.0 留一个A类地址
B类:172.16.0.0 255.255.0.0~172.31.0.0 255.255.0.0 保留16个B类地址
C类:192.168.0.0 255.255.255.0~182.168.255.0 255.255.255.0 保留256个C类地址
通过NAT转换可以将私有地址从某一端口转换为公网地址,以解决公司、企业地址不足的情况。
子网划分
意义:减少广播风暴影响;节约地址资源;便于管理维护。
注意事项:将一个网络等成两个子网,每个子网肯定是原来的一半;子网范围不可重叠。
地址划分,①确定子网掩码长度;②确定地址中第一个可用IP以及最后一个可用IP。
①子网掩码向后推移一位,网络部分多一位,就可以划分2个子网,每向后一位,多两个子网,即2^n(n>=1)。
②除去二进制全零、全一的地址。
变长子网划分同理,只是根据需要在其中一部分子网中继续划分,在此不过多赘述。
CIDR
IP地址有类的概念,等长子网划分、变长子网划分打破了类的概念,这类子网掩码称为VLSM,即变长子网。而CIDR只是一种灵活的表示概念,/x,x|(1,32),表示子网掩码个数,即二进制中1的个数。
超网合并
为了方便,可以将两区域的计算机通过改变子网掩码的方式,使其在逻辑上属于同一网路。
将连续的四个网段中的首个网络号|(整除)2^n,取余为1,就可以将子网掩码向左移动N位,则 2^n 个在逻辑上视为同一网络,即,超网合并。
如何判断超网还是子网,通过类别地址,如果比标准类别地址多就是子网;少就是超网。
主要参考韩立刚老师老师的《计算机网络原理创新教程》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