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身赛
热身赛差点全校爆零,听队友说机器比前年好,因为忙着不爆零忘记测机器了。。。
参赛群群友说评测机只能跑1e7的乘法取模,明年湘大就会换新评测机,祝湘潭邀请赛越办越好。
正式赛
正赛开始的时候都没有发题册,听谢神说是前一天晚上装完题忘记和志愿者说还要发题册了,于是九点三十几的时候才陆续收到题册,比赛延迟到九点四十开始,签到题10秒首A。
于是开始比赛就能跟榜做题,真不错。
A题实现11位(二进制)的整数加法,包括要保存溢出后的结果。
K题看题面很容易想到尺取一下就好了,过完A后看到有人过了就队友读题秒了。
然后这时候我基本上把D题后面的题都看完了,觉得比较可做的是F、I 、J。然后和队友说了以后,发现J题和前年湖南省赛的一个题基本差不多,就直接开了。
过了J题的时候50min,而且都是1A,当时大家的心态还是比较好的。
这是左边北师大C题首A的气球飘起来了,然后隆神和Hex简单交流了题意后就开始写C。
写C的过程并不算特别顺利,代码实现过程出现了一些小错误,但因为题目性质的原因,过了样例的基本都过了,于是在一个小时后1A。而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内,身边的队伍很多都升起了G题的气球。我一开始以为是不是F题的气球发错颜色了,看了下榜,G题人数暴涨,一下次就过了六七十个。
G题题面描述是个奇怪的博弈问题,但稍微分析后发现操作次数的奇偶性不会改变,于是就根本没有任何博弈过程,处理出多少次操作就能判断结果了。
然后就到了整场比赛最自闭的环节,E题打表找规律以及推式子。全队从两小时的时候打出表到三小时半的时候都没有推出可以求解的式子。眼看队友状态都在下滑而且耽误了过于久的时间,建议队友去开新题,我继续找式子。当时也是思维僵化了,就在想着硬找规律,没有想到利用字符串的性质推导规律。但好消息是Hex那边进展顺利,因为CF训练得比较多,做过几个线段树优化Dp的题,在封榜后几分钟就过了I题。
最后就是因为同样的问题,E题始终没有通过。而此前探讨过的F题Hex也是想出了二维树状数组然后判断三维偏序,当时觉得两个log的复杂度在湘大这旧评测机上肯定过不了,而且之前也没有写过二维树状数组,于是放弃。没想到因为树状数组常数极小,题解上写的就是二维树状数组。我校另一个队hpy写的字典树套树状数组就T了。
榜单:ccpc.sky31.com
因为都是1A,罚时还是比较优秀,也算是摸到了金牌。
全场Hex实力带飞,我充当了工具人和无情的翻译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