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中的几个需要注意区分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中的几个需要注意区分的概念

  1. 数据包与数据帧的区别:

    • 数据包:TCP/IP协议通信传输中的数据单元。由于TCP/IP协议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和传输层,因此数据包是在这两层之间传输的。

    • 数据帧:最大传输单元(MTU)。帧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

    • 综上:由于上层内容由其下层内容传输,因此数据包时包含在数据帧里的。

  2. 互联网,因特网,以太网,局域网之间的区别:

    以太网<=局域网《=互联网!=因特网

    • 互联网(internet):即网络中的网络,是一个通用名词。泛指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联组成的网络,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是任意的。

    • 因特网(Internet):专有名词。因特网是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有众多网络互联而成的特定的计算机网络。采用的时TCP/IP协议族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ARCNET。

    • 局域网(LAN):指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该区域可大可小,可以是一间办公室,一栋建筑物,一个公司,一所学校等。一般是在方圆几千米以内。局域网之间的通信协议必须是相同的,不同的局域网之间又可以通过其它任意的通信规则进行通信,由此构成了互联网。

    • 以太网: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以太网可以说是局域网的一种,而目前局域网大多数都是使用以太网标准,故可以认为以太网就是局域网。

扩展: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 LAN:一般指覆盖在十公里以内,一座楼房或一个单位内部的网络。

  • MAN:一般指覆盖范围为一个城市的网络。覆盖范围在LAN和WAN之间

  • WAN:指远距离的,大范围的计算机网络。跨地区,跨城市,跨国家的网络。Internet是全球最大的广域网,其覆盖范围遍布全世界。

  1.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位于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之间,解决“下一跳”的问题。

IP数据包是在IP地址之间发送的,但封装IP数据包的以太网帧在MAC地址之间发送,所以在将IP数据包发送到以太网之前需要知道目标IP地址的MAC地址。因此就映入了ARP映射表,用于获取MAC地址信息。

  1. NAT(网路地址转换协议):当在专用网内部的一些主机本来已经分配到了本地的IP地址(即专用IP地址/私有IP地址),但又想和因特网上的主机进行通信时,可使用NAT方法---在专用网连接到因特网的路由器上安装NAT软件,装有NAT软件的路由器被称为NAT路由器,它至少有一个有效的外部全球IP地址(即公网IP地址),这样,所有使用本地地址的主机在和外界通信时,都要在NAT路由器上将其本地地址转换成全球IP地址,才能和因特网连接。

  1. 子网(subnet):

    本地IP网络(子网),不使用网关/路由器就可以寻址的网络。子网之间的通信必须通过路由器。

  2. 子网掩码(netmask):包含路由信息的位数由子网掩码决定。在子网掩码中设置一个位就意味着该位被解释为路由信息。例如:10.134.134.10,子网掩码是255.255.0.0,则10.134提供路由信息,134.10提供本地地址信息。从10.134开始的IP地址可以直接发送到它们在本地网络上的目的地。以任何其他数字开头的IP地址不在本地网络上,因此必须发送到路由器。

  3. 路由器(Router):网络掩码用于将IP地址细分为提供路由信息的字节和提供本地地址信息的字节。如果用子网掩码按位处理的目标IP地址与用子网掩码按位处理的本地IP地址不匹配,则两个IP地址在同一个网络上不存在。这种情况下,发送到目标地址的包不能直接发送,必须发送到路由器进行智能呢个的网络间路由。

  4. 网关(Geteway):网关地址是路由器的IP地址。路由器是通往其它(远程)网络的网关。

  5.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以太网包可以携带IP包,而IP包又可以携带TCP包。TCP用于在预先建立的连接上发送和接受数据流。TCP协议本身负责建立连接,并且确保正确接收所有传输的数据。TCP比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更加可靠,但用起来更复杂,且需要更多的内存。额外RAM的使用,一部分是因为在数据包被确认正确发送到网络前,需要保留这些发送到网络的数据包。

  6. MSS:代表最大段大小。它定义了在TCP或UDP包中可以发送或接收的最大数据。与MTU值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值只适用于数据大小,而不适用于帧大小。因此MSS排除了以太网,IP,TCP或UDP协议。MSS取决于MTU和最大项字节数。

  7. 端口号:每个单独的网路节点可以运行多个使用相同网络接口的应用程序,因此可以使用相同的IP地址。使用相同的IP地址的情况下,运行在相同网络节点上的不同应用程序通过它们的端口号加以区别。因此每个TCP或UDP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是通过IP地址和端口号组合的。IP地址标识网络上的节点,而端口号标识节点内的应用程序。

  8. 网络套接字(Network Socket):套接字在概念上是通信的端点。它是用网络节点的IP地址和端口号来标识的。任何一个网络节点都可以同时参与多个网络会话,每一个唯一的会话的每一端使用一个套接字。

    如果一个网络节点想要向网络发送UDP数据,它首先创建一个套接字,然后将数据发送到该套接字。如果一个网络节点想要接收UDP数据,它首先在发送数据的节点所知道的地址上创建一个套接字,然后从该套接字读取数据。

    如果一个网络节点希望向网络发送TCP数据,它首先创建一个套接字,将该套接字连接到远程节点上的一个套接字,然后将数据发送到该套接字。如果一个网络节点想要接收TCP数据,首先要创建一个套接字,然后监听套接字上的传入连接。当接收到连接时,它可以(可选地)创建一个新的套接字来处理连接,然后接收新套接字上的数据——这样可以让原来的套接字继续侦听额外的传入连接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