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f10x_stdperiph_lib_um.chm
本文以STM32F1固件库包为例,其他的文件夹目录结构一样的。
从官网下载的压缩包原名称:STM32F10x_StdPeriph_Lib_V3.5.0
固件库的获取,参考文章:《STM32固件库的下载》
解压后出现四个文件夹,一个帮助文档,一个网页链接。
ST公司的 LOGO 图标等,这个文件夹在建立库函数模板时用不上。
存放驱动库的源代码与启动文件。这个文件夹很重要,我们将会用到里面的部分文件。该文件夹下还有 两个子文件夹:CMSIS 和 STM32F10x_StdPeriph_Driver ,这两个子文件夹包含固件库核心的所有子文件夹和文件,主要包含大量的头文件、源文件和系统文件,是开发必须使用到的。其中的 inc 文件夹和 src 文件夹里的文件是相互对应的。
其中,在 CM3 文件夹中的 CoreSupport 文件夹存放的是内核访问层的源文件和头文件,它们提供进入 M3 内核的接口。这是由 Arm 公司提供的 CMSIS 核心文件,所有 M3 内核的芯片都是一样的,永远都不需要修改。
DeviceSupport 存放一些启动文件、比较基础的寄存器定义以及中断向量定义的文件。
存放了ST官方用驱动库写的例程和一个工程模板。
STM32F10x_StdPeriph_Examples存放ST 官方提供的固件实例源码,里面详细介绍了 STM32F10x 外设的使用源代码,在以后的开发过程中,可以修改这个官方提供的参考实例,以快速驱动自己的外设。我们也可以学习一下里面的源码。
STM32F10x_StdPeriph_Template 子目录存放的是工程模板。
存放ST公司的评估板的相关例程代码。这个文件夹对于我们建立库函数模板没有帮助。
stm32f10x_stdperiph_lib_um.chm
这个是编译过的html文件,在后面的开发中都要用到,里面有很多规范,其重要性和作用不亚于PDF版的参考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