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民间艺术
1、图画传情
如果古代留守在家的妻子十分思念丈夫但是又不想让送信的人知道,就可以采用图画传情的方式来表达:
这幅画上有树,乌龟,鱼,果子,书,乌龟,虫子,枣子,和一个小人,意思是妻子在跟丈夫说:速归速归,如果不归,重找男人。
我们常看到有一画求知音的桥段,大概也是一样的原理。
2、会意诗句
这样通过字形的变化来表示诗句,也是足够让人细细把玩一番了
3、藏头诗
藏头诗顾名思义,每句诗只取第一字,串联成句来表情达意。
4、叠痕法
先把信纸折叠几下(上下及左右),然后铺平信纸
将传递的信息按顺序一个个分开,写在折痕的交叉点上,每一个交叉点写 一个字
在空白位置上填上公开的普通信文,普通信文与秘密信文的文字通顺地连贯在一起
为了防止被敌人察觉,使用这种密码需要在编公开信文上下些功夫。如果在秘密信文上再用些暗语式密码,那么敌人就更难看出破绽了。
5、漏隔板
明文:情报在雨伞把中。
二、中国古代军事密码
1、反切码
原理:使用汉字的“反切”注音方法进行编码
发明人是著名的抗倭将领戚继光。
密钥:
“柳边求气低,波他争日时。莺蒙语出喜,打掌与君知。”
“春花香,秋山开,嘉宾欢歌须金杯,孤灯光辉烧银缸。之东郊,过西桥,鸡声 催初天,奇梅歪遮沟。”
加密方法:前一首诗歌的前15个字作为声母,依次编号为1-15;后一首诗 歌的36字为韵母,按顺序编号为1-36;然后再将当时字音的八种声调,也 按顺序编号为1-8,就编写出完整的“反切码”体系。
例如:如果密码的编号是“5-25-2”,5是声母“低”字,25是韵母“西” 字,2是声调的二声。据此,“5-25-2”就可以读为“敌”字。
2、数字法
曾公亮 • 军队中常用的40种战斗情况
这套密码的使用方法是:
约定一首40字的五言律诗
保密,文字不得重复
假设双方以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如果军队在战斗在粮食将尽,需要补充,前方将领就从密码 本中查出“请粮料”的编码,是第九,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第九字是“五”。于是请粮将领就将“五”字写到 一件普通公文书牒之中,并在字上加盖印章。
指挥机关接到这件公文后,查出盖印章的“五”字,得知“ 五”字在临时约好的诗中列第九,再对照密码本上的顺序,就得知了前方的情报。
三、中国近代密码
1、密文型
用预先编定的字母或数字密码组,代替明文中的数字、字母、音节、单字、词汇、短语、符号等,以实现明密变换。
汉字6899个,按部首笔画为序排列,以四码数字与其相匹配
在普通本基础上,密本里编制词汇、短语、句子等,既增加密本的密度, 又缩短电报长度,称作“特别本” 。
2、加乱型
用有限元素(字母或数码)组成的一串序列作为乱数,按规定的算 法,与明文信息序列相结合变成密信息。如:
C1(密)=M1(明)+K1(乱) (mod 10)
M1(明)=C1(密)-K1(乱) (mod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