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冲刺--总结随笔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2021春软件工程实践S班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团队作业五——站立式会议+alpha冲刺
这个作业的目标 站立式会议+alpha冲刺
其他参考文献

总结随笔

项目预期计划

  • 在Alpha冲刺阶段完成项目前端的代码编写(静态页面实现,动态交互的实现,数据传输模拟,页面布局改进),后端的代码编写(对数据库操作的model,序列化器serializer,处理前端数据的service,接口api),并实现对接。

现实进展

  • 后端方面,完成所有的model、serializer、service、api核心部分的编写,并做了部分模块的测试。
  • 前端方面,完成所有静态页面,实现动态交互,模拟了与后端对接数据的传输。

项目Alpha预览

过程体会

  • 郑麟轩后端

这一次的团队Alpha冲刺给了我与以往编程任务完全不同的体验。这两周里,我和组员们一起讨论、实践和总结,积攒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经验。这次的Alpha冲刺中,分配任务、站立式会议以及不停的开发,让我体验到了真正的团队合作编程并且了解了任务统筹规划的困难和必要性。这一次的冲刺中,团队里有70%左右的组员是第一次听说或者仅有初步认识过这次开发所需要的语言和库。尽管很多人对这次的开发不熟悉,大家仍然有着很强的积极性。冲刺的结果虽然与最初预期还是有点差距,但是我还是对接下来的工作很有信心。
这一次开发中,我实际参与开发的内容并不多,主要是几个需要算法或是结构复杂的接口。我花了更多的时间去查看大家的代码,检查大家的进度。这个做法有利有弊,利在能够帮助刚刚接触的组员熟悉编写方式以及库的利用,同时也能纠正一些新手容易犯的错误;而弊则是我贡献代码的时间少了很多。希望在下一个阶段中能找到一个平衡点。
总的来说,这次的Alpha冲刺是很有意义的。希望在下一个阶段和队友一起,努力的实现这个系统。

  • 张孝勇后端

这一次的团队合作是我第一次与一个团队共同开发项目,可以说是一次很棒但是也很艰辛的一次体验。在这一次的项目中我负责的是后端,但是后端使用的语言是我之前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Go语言,所以在前期会让我有一些压力与恐惧。尽管在冲刺之前我已经基本学习完了Go语言的文法,但是,实际在上手编程的时候仍然会碰到一些使用上会遇到但是学习基本语法时会忽略的问题。好在熟悉Go语言的组员也会给我提供帮助,而且也会分配一些相对来说会简单的功能让我来完成,我得以慢慢的熟悉上手,理解了后端中模型、服务与接口的联系。总之,这一次的冲刺让我提高了一定的编程能力又提升了团队协作的能力,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 郑嘉晖后端

这次冲刺,让我学会了不少知识,学习了后端go语言开发,使用的ide是goland,学习了Gin框架,用来配置路由,接收从前端传来的json或url数据,在数据库方面用了gorm框架,通过gorm的语法可迅速建立起数据库结构,并且提供了api支持对数据库的操作。学习了postman的使用,通过模拟前端的请求来测试接口是否可用。go的语法较为简单,容易上手,知道了文件类型service,model,router,api之间的关系,学习了单元测试sqlmock的使用,但是单元测试的用法还没有完全掌握。此外还加深了对数据库表关系的理解,了解了怎么从数据整理到建立数据库的结构。

  • 吴涵后端

此次的Alpha冲刺,我做的是后端方面的工作,同时协助组长做一些管理方面的工作。此次后端编写使用的是Go语言,之前对该语言有些许了解并使用它编写过两三个简单的程序,所以此次编写该项目时,对该语言的基础语法和用法方面学习成本较低,更多的只需学习该语言的一些库的用法,以及Gin、Gorm框架的使用。在这个过程中,我对Github的使用方面大有提高,能较熟练使用它来管理项目。在这十天中,每天都会总结心得体会,并记录工作进展,虽然每天都要花时间去撰写,但同时也是对自己一天工作的梳理,为下一天的工作做好铺垫和准备,毕竟磨刀不误砍柴工。Alpha冲刺的压力还是比较大的,边学边做的方式是这个工作将来的常态,这次的经历也是锻炼了我个人的快速学习能力以及抗压能力。由于此次冲刺横跨了五一假期,相当于体验了在家办公和办公室办公的区别,在家办公没有遇到困难时,效率各方面都没差,但遇到问题需要讨论时,在家办公就不是那么方便了。技术方面,学习了MVC框架的使用,MVC模式之前略有涉猎,但不太理解怎么使用,此次过程的学习让我学会了它的具体用法。团队协作编码的过程确实与个人编码大有不同,深刻体会到团队管理在这里面举足轻重的分量。

  • 洪世灿后端

在这次冲刺中,深刻感受到团队合作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性,并且大家虽然没那么熟,但由于有共同的目的,沟通并没有带来困扰。我也在这次合作中,增加了团队合作经验,也提升了编码能力。虽然我的编码能力较弱,但每当遇到自己较难快速解决的困难,其他组员都很主动地帮我解决问题,挺感谢他们的。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没有什么困难是我们团队解决不了的。

  • 丁宇凡前端

这次冲刺我感到累但是也感觉到快乐,本来空虚的五一假期也变得充实起来。在这门课之前,我还没有做过网站,对前端的了解也非常少,在这次冲刺后,我学到了很多没有接触过的知识。经过这次alpha冲刺,我学习到了前端与后端的交互逻辑的写法,对vue及其组件的了解也加深了。同时也让我明白了团队协作的重要,与团队成员一次次的会议,加深了大家的感情,让大家的干劲都得到了提升。

  • 毛依婷前端

alpha冲刺10天结束了,回看这段冲刺的日子,实话实说,比起github实战要舒服很多,但是每天都有任务,开会要汇报进度,也没有那么舒服。10天要完成一个系统的前端,页面很多,而且我们的前端成员只有3个,任务就显得很重,不过有压力才有动力嘛。
在开始冲刺前有两天的预热期,我只是熟悉了一下用vue怎么写静态页面,组件的数据源怎么匹配,并没有提前学习接口的知识,这就导致了后期测试接口连接接口的时候花了不少时间。
开始冲刺期后,我记得第一天我们本来用了大部分vue前端会用的ElementUI组件库,然后组长提出ant design更符合我们的原型设计,于是马上更换了组件库,那个时候是晚上快10点说要换组件库,我洗完澡看到是11点了,改到凌晨1点把已经写好的页面换好了,看到展示出来的页面还是很欣慰的。后面几天写页面的过程大致就是写好页面后给组长看,然后反复修改。印象深刻的是响应式布局的部分,因为我们做的系统用户希望可以在网页和移动端都方便使用,响应式布局就可以比较好地解决这个需求,在屏幕宽度超过设置好的断点的时候就会改变布局,本来我是用的ant design库里面layout布局来写的,然后在写登录的页面的时候就出问题了,怎么响应怎么怪,多亏了组长的建议,登录页面更换grid布局后就可以完成很漂亮的响应布局了。
本来以为页面会写挺快的,但还是花了四五天才写好,这个时候后端接口文档也出来了一部分,但我们三个前端还是不太清楚怎么做,组长建议使用mockjs进行本地的模拟接口测试,于是就去找教程、写代码、运行,get的接口处理都还好,因为我们获得的数据大部分都是展示在表格中,只要清楚表格的属性就可以完美匹配数据了。不过post接口我还是懵的,主要是本地测试我也不知道我的数据post出去了没有∠( ᐛ 」∠)_。
不知不觉10天冲刺就结束了,但是我们还是有在继续完善系统,主要还是前后端之间的对接。这10天时不时想划水摸鱼,但是一想到还要开会汇报就又不得不支棱起来写代码。写不出来的时候也有,我看着电脑屏幕,电脑屏幕散发着光,我们目幕相对,相顾无言,我希望从一行行的代码里看出点名堂,一堆warning里夹杂着几个error的页面希望我快点改好它,删删改改几行代码后页面出来了,却是一片空白。每当这个场景发生,我就打开浏览器,开始面向百度和csdn和博客园的编程,不得不说,搜索到的方法可不可行和搜索框里的内容息息相关,想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首先要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问题搜对了,出来的第一二三个答案基本都可以解决问题。
最后非常感谢我的组长和组员,虽然在前面的冲刺心得里提到过,但还是再提一遍,组长太牛了,后能写后端,前能教前端,respect!还有两位前端组员,在我不懂的地方也加以指导,感谢感谢。还有后端的朋友们,写那么多接口辛苦了XD。
总结:收获满满!😃

  • 陈修庆前端

这次冲刺之前可以说是vue零基础,开始冲刺的时候连页面怎么跳转都没弄明白,后来才慢慢了解路由配置。途中一边使用antd的组件一边学习vue基础,总归做出了几个页面,算是有所进展,也有点收获。因为还没法对接所以又去试着学习使用mockjs,算是稍微了解了如何对接。

组员分工协作

  • 我们的项目组分为前后端两个小组,分工编写代码。前端和后端都是每次发布同一个大类的工作,再进行细分并发配任务给每个人,目的是可以让小组内组员之间遇到困难可以讨论解决,并共同学习,互通有无。

队员绩效

学号 工作内容 贡献度
221801218 后端,文档 15
221801206 前端,演讲 13
221801118 后端,文档 15
221801114 后端,PPT 13
221801323 前端 8
221801219 后端,文档 12
221801309 后端,PPT 11
221801217 前端 13
221600322 0

下阶段展望

  • 完善项目的前后端对接并做好数据测试。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