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要抓包的网络
2、设置捕获过滤器
捕获过滤器表达式作用在wireshark开始捕获数据包之前,只捕获符合条件的数据包,不记录不符合条件的数据包。
捕获过滤器表达式没有像显示过滤器表达式那样明显的规律,但写法不多所以也不难;而且除非全部捕获要占用的磁盘空间实现太大,且你非常明确过滤掉的数据包是你不需要的,不然一般都不用捕获过滤器表达式而用显示过滤器表达式。
在wireshark2.x版本,启动后欢迎界面即有捕获过滤器,在其中输入过滤表达式开始捕获数据包时即会生效。点击图中“书签”标志,再点管理“捕获筛选器”,即可看到常用捕获过滤表达示的书写形式。
3、显示过滤器表达式及书写规律
3.1、基本过滤表达式
一条基本的表达式由过滤项、过滤关系、过滤值三项组成。比如ip.addr == 192.168.1.1,这条表达式中ip.addr是过滤项、==是过滤关系,192.168.1.1是过滤值(整条表达示的意思是找出所有ip协议中源或目标ip、等于、192.168.1.1的数据包)
(1)过滤项
初学者感觉的“过滤表达式复杂”,最主要就是在这个过滤项上:一是不知道有哪些过滤项,二是不知道过滤项该怎么写。
这两个问题有一个共同的答案-----wireshark的过滤项是“协议“+”.“+”协议字段”的模式。以端口为例,端口出现于tcp协议中所以有端口这个过滤项且其写法就是tcp.port。
推广到其他协议,如eth、ip、udp、http、telnet、ftp、icmp、snmp等等其他协议都是这么个书写思路。当然wireshark出于缩减长度的原因有些字段没有使用协议规定的名称而是使用简写(比如Destination Port在wireshark中写为dstport)又出于简使用增加了一些协议中没有的字段(比如tcp协议只有源端口和目标端口字段,为了简便使用wireshark增加了tcp.port字段来同时代表这两个),但思路总的算是不变的。而且在实际使用时我们输入“协议”+“.”wireshark就会有支持的字段提示(特别是过滤表达式字段的首字母和wireshark在上边2窗口显示的字段名称首字母通常是一样的),看下名称就大概知道要用哪个字段了。wireshark支持的全部协议及协议字段可查看官方说明。
(2)过滤关系
过滤关系就是大于、小于、等于等几种等式关系,我们可以直接看官方给出的表。注意其中有“English”和“C-like”两个字段,这个意思是说“English”和“C-like”这两种写法在wireshark中是等价的、都是可用的。
(3)过滤值
过滤值就是设定的过滤项应该满足过滤关系的标准,比如500、5000、50000等等。过滤值的写法一般已经被过滤项和过滤关系设定好了,只是填下自己的期望值就可以了。
3.2、 复合过滤表达示
所谓复合过滤表达示,就是指由多条基本过滤表达式组合而成的表达示。基本过滤表达式的写法还是不变的,复合过滤表达示多出来的东西就只是基本过滤表达示的“连接词”。
我们依然直接参照官方给出的表,同样“English”和“C-like”这两个字段还是说明这两种写法在wireshark中是等价的、都是可用的。
3.3 常见用显示过滤需求及其对应表达式
首先说几个最常用的关键字,“eq” 和 “==”等同,可以使用 “and” 表示并且,“or”表示或者。“!" 和 "not” 都表示取反。
3.3.1、针对wireshark最常用的自然是针对IP地址的过滤
(1)对源地址为192.168.0.1的包的过滤,即抓取源地址满足要求的包。
表达式为:ip.src == 192.168.0.1
(2)对目的地址为192.168.0.1的包的过滤,即抓取目的地址满足要求的包。
表达式为:ip.dst == 192.168.0.1
(3)对源或者目的地址为192.168.0.1的包的过滤,即抓取满足源或者目的地址的ip地址是192.168.0.1的包。
表达式为:ip.addr == 192.168.0.1,或者 ip.src == 192.168.0.1 or ip.dst == 192.168.0.1
(4)要排除以上的数据包,我们只需要将其用括号囊括,然后使用 "!" 即可。
表达式为:!(表达式)
3.3.2、针对协议的过滤
(1)仅仅需要捕获某种协议的数据包,表达式很简单仅仅需要把协议的名字输入即可。
表达式为:http
(2)需要捕获多种协议的数据包,也只需对协议进行逻辑组合即可。
表达式为:http or telnet (多种协议加上逻辑符号的组合即可)
(3)排除某种协议的数据包
表达式为:not arp !tcp
3.3.3、针对端口的过滤(视协议而定)
(1)捕获某一端口的数据包
表达式为:tcp.port == 80
(2)捕获多端口的数据包,可以使用and来连接,下面是捕获高端口的表达式
表达式为:udp.port >= 2048
3.3.4、针对长度和内容的过滤
(1)针对长度的过虑(这里的长度指定的是数据段的长度)
表达式为:udp.length < 30 http.content_length <=20
(2)针对数据包内容的过滤
表达式为:http.request.uri matches "vipscu" (匹配http请求中含有vipscu字段的请求信息)
3.3.5、针对不同的网络层
(1)数据链路层
筛选mac地址为04:f9:38:ad:13:26的数据包----eth.src == 04:f9:38:ad:13:26
筛选源mac地址为04:f9:38:ad:13:26的数据包----eth.src == 04:f9:38:ad:13:26
(2)网络层
筛选ip地址为192.168.1.1的数据包----ip.addr == 192.168.1.1
筛选192.168.1.0网段的数据---- ip contains "192.168.1"
筛选192.168.1.1和192.168.1.2之间的数据包----ip.addr == 192.168.1.1 && ip.addr == 192.168.1.2
筛选从192.168.1.1到192.168.1.2的数据包----ip.src == 192.168.1.1 && ip.dst == 192.168.1.2
(3)传输层
筛选tcp协议的数据包----tcp
筛选除tcp协议以外的数据包----!tcp
筛选端口为80的数据包----tcp.port == 80
筛选12345端口和80端口之间的数据包----tcp.port == 12345 && tcp.port == 80
筛选从12345端口到80端口的数据包----tcp.srcport == 12345 && tcp.dstport == 80
(4)应用层
特别说明----http中http.request表示请求头中的第一行(如GET index.jsp HTTP/1.1),http.response表示响应头中的第一行(如HTTP/1.1 200 OK),其他头部都用http.header_name形式。
筛选url中包含.php的http数据包----http.request.uri contains ".php"
筛选内容包含username的http数据包----http contains "user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