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学概论(恶搞)


假学概论

引言

" 假 " 成为了当代社会衡量一个人的重要指标, 现提出 " 假学 "

经典假学

  • 假的程度 :

    假学的基本量为 假的程度, 简称为 " 假度 ", 符号为 \(ZHY\), 缩写 \(Z\)

  • 假度的基本单位 :

    定义假度的基本单位为 " 睿朋 ", 简称 " 睿 ", 符号为 \(R\), 其实际含义为 \(\text{wrp}\) 假度的 \(\frac{1}{lc}\), 其中\(lc\) 为一极大常量, 其值为 \(998244353^{114514^{1e9+7}}\)

    常用单位有 " 万睿 " ( \(wR\) ), " 萱瑞 " ( \(xR\) ), " 隆睿 " ( \(lR\) )

    其单位换算为,

    \[wR = 10^4R\\ xR = 10^4wR\\ lR = 10^4xR \]

    注 :

    有时为了方便, 可省去 \('R'\) 字符

    如, \(Z = 1024(R) \Leftrightarrow Z = 1024, Z = 256(xR) \Leftrightarrow Z = 256x\)

  • 假度定律 :

    • 假度第一定律 :

      \(\text{wrp}\) 的假度恒为 $ lc(R)$, 即 \(Z_{\text{wrp}} = lc(R)\)

    • 假度第二定律 :

      \(\text{wjj}\) 的假度恒为 \(0(R)\), 即 \(Z_{\text{wjj}} = 0(R)\)

    • 假度第三定律 :

      \(\text{wrp}\)\(\text{wjj}\) 的假度以外, 人的假度 \(Z\in(0, lc)\)

  • 假的外放 :

    一个人的表现客观上反应了其假度, 常见的外放形式有 :

    1. 说假话 : 说贬低自己的话, 说别人强大 ( 膜拜 )
    2. 做假事 : 手动爆 \(0\) \(...\)

    其中, 对于不同的事件, 定义假系数 \(\mu\), 单位为 \(R\)

    有如下式子恒成立 ( \(N\) 为做该假事的次数 ) :

    \[\Delta Z = \mu N \]

  • 假的外放的速度 :

    假外放的速度为一矢量, 简称 " 假速度 ", 符号 \(\textbf{F}\), 单位为 \(AKe\), 等价于 \(R/s\)

    假外放的速度的大小称为假外放的速率, 符号 \(F\), 单位也为 \(AKe\)

    有如下式子恒成立,

    \[Z = Ft \]

    \(Z\) 表示释放假度

    假速度的方向指人, 可以形成自环, 也可以指其它人

    当假速度指其他人, 通常称假的传递, 在封闭区域内, 假的传递构成一张网, 将所有人网在一起

  • 假的生成 :

    假的生成在业界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但现在提出了下面的假说

    • 假共振学说 :

      世界上本没有假, 但假的人多了, 也就有假了

      科学推测, 当两个人的接触程度为 \(p\) , 接触时间为 \(t\) 时, 有如下式子

      \[\Delta Z = \frac{pZ_1Z_2}{t} \]

      其中, \(\Delta Z\) 为增加微假度

    • 假合成学说 :

      在外界和内部的作用下, 人神经中的电流或有一部分电子全部转化为能量, 能量在次空间经过重组, 形成了假元, 融入人体, 增加假度

    • 超级假源汇学说 :

      存在超级源, 源源不断放出假

      存在超级汇, 源源不断吸收假

      一般认为, 源汇一体

    • 假守恒学说 :

      世界上假守恒, 但该学说无法解释很多事, 不予阐述

现代假学

由于古代辅助手段不发达, 研究程度有限; 但当代, 手段繁多, 假学的发展突飞猛进

有如下假的研究方向

  • 假的微观解释

    • 假素周期表 ( 前沿专家 : \(\textbf{zhy}\) )
  • 统一假学

    • \(\text{III-When-usions}\) 测试

    • \(\text{IrIs}\) 方程

    • \(\text{pyc fAKe}\) 轨道理论

  • 假图论

    • 假络流
    • 最假生成树
    • 最假路
  • 外太空假学

    • 外星人假存在假说
  • \(\text{ZCW}\) 社会假学

    • \(\text{fpjo}\) 假森林理论

      人趋向于假别人, 同时趋向于保护自己不被假

  • 假遗传学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