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untu的fstab详解


/etc/fstab文件

# <file system>        <dir>         <type>    <options>             <dump> <pass>

/dev/sda1                 /aabb        ext4         defaults                 0       2

第一列<file system>描述要挂载的特殊的块设备或远程文件系统

/dev/sda

LABEL=

UUID=972ea2d4-814d-dd......

第二列<dir>要挂载的位置

/patha,/music等

第三列<type>文件系统

ext3,ext4,ntfs,swap等

第四列<options>挂载时的参数

auto - 在启动时或键入了 mount -a 命令时自动挂载

noauto - 只在你的命令下被挂载

exec - 允许执行此分区的二进制文件

noexec - 不允许执行此文件系统上的二进制文件

ro - 以只读模式挂载文件系统

rw - 以读写模式挂载文件系统

user - 允许任意用户挂载此文件系统,若无显示定义,隐含启用 noexec, nosuid, nodev 参数

users - 允许所有 users 组中的用户挂载文件系统

nouser - 只能被 root 挂载

owner - 允许设备所有者挂载

sync - I/O 同步进行

async - I/O 异步进行

dev - 解析文件系统上的块特殊设备

nodev - 不解析文件系统上的块特殊设备

nosuid - 禁止 suid 操作和设定 sgid 位

noatime - 不更新文件系统上 inode 访问记录,可以提升性能。Linux 在默认情况下使用atime选项,每次在磁盘上读取(或写入)数据时都会产生一个记录。这是为服务器设计的,在桌面使用中意义不大

nodiratime - 不更新文件系统上的目录 inode 访问记录,可以提升性能

relatime - 实时更新 inode access 记录。只有在记录中的访问时间早于当前访问才会被更新(与 noatime 相似,但不会打断如 mutt 或其它程序探测文件在上次访问后是否被修改的进程),可以提升性能

flush - vfat 的选项,更频繁的刷新数据,复制对话框或进度条在全部数据都写入后才消失

defaults - 使用文件系统的默认挂载参数,例如 ext4 的默认参数为:rw, suid, dev, exec, auto, nouser, async

suid - 允许 suid 操作和设定 sgid 位。这一参数通常用于一些特殊任务,使一般用户运行程序时临时提升权限

nofail - 如果这个设备不存在,不报告错误信息(可防止开机时设备未插入等情况)

errors={continue|remount-ro|panic} - 定义遇到错误时的行为(要么忽略错误,只是标记文件系统错误并继续,或者重新挂载文件系统为只读,或者panic并停止系统)

commit=t - 应该是和日志写入有关

size=xxG - 指定大小为多少G

 

第五列<dump>

dump是一个用来作为备份的命令,通常这个参数的值为0或者1

0 代表不要做dump备份
1 代表要每天进行dump的操作
2 代表不定日期的进行dump操作

 

 

 

 

 

第六列<pass>

该字段由fsck程序用于确定在重新启动时文件系统检查完成的顺序,启动用的文件系统需要制定为1,其他文件系统需要指定为2,如果没有此域或设置为0表示不检查。其值是一个顺序。当其值为0时,永远不检查;而 / 根目录分区永远都为1。其它分区从2开始,数字越小越先检查,如果两个分区的数字相同,则同时检查。

 

参考:

https://wiki.archlinux.org/index.php/Fstab

https://blog.csdn.net/richerg85/article/details/17917129

https://blog.csdn.net/youmatterhsp/article/details/83933158

https://www.cnblogs.com/hellokitty2/p/7436036.html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