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3
考前复习了一下 dev 操作,之前 vscode 用习惯了是真的不习惯。
幸好还记得一些操作,能用就行。
Day -1
梳理了一下一些有的没的的算法。没睡好。希望 rp++。
Day 0
下午提前 \(40\ \textrm{min}\) 到文渊,坐着喝了杯咖啡,感觉良好。
居然遇到了三个同校神仙,看样子今天 \(rp\sim \infty\)。
突然感觉很放松就是了。
进去以后,发现考场在楼上。(终于不用上移动撤硕是真的爽)
进考场前,把笔袋里的有的没的都拿出来以后才听说只要带一支笔进去。淦
然后拎了一个垃圾袋、一个食物袋还有准考证之类的进去了。
同考场居然有神 Frame,感觉 今天 rp 真不错。
u1s1,进去以后安静了好久。后来才开始有人调配置,自己也调了一下 dev(幸好我考前有对 dev 的操作温习,否则 vscode 用惯以后是真的不习惯)。
想不到的是,监考提前了 \(5\sim 10\) 分钟就告诉了解压密码:(ke2YI0gong2YU0)
。
(这次是什么奇怪的东西啊?上一次是注意检查,这一次好像根本拼不出来)
开题了,爆零了。
首先开 T1。woc?题面这么长?溜了溜了。
T2 一眼看上去是一个奶牛题,但回头一想发现好多条件用不着。\(20\ \textrm{min}\) 切了。过了大样例就去看 T3 了。
T3 一看加法、乘法操作,是个数据结构题,滚去开 T4 了。
T4 一眼好像是个博弈论?手玩了几组样例发现没规律。滚去看 T1 了。
T1 花了半个小时想了儒略历的部分,写了个 40pts 的部分分就滚去看 T3 了。
这个时候,过去了 1h。
T3 的调用是个 DAG 啊?想了想 DAG 上 DP 似乎很不可做。
这时候,看到乘法操作是对所有数进行乘法。艸
然后考虑了一下先加后乘的影响,手玩了几个样例似乎比较可行。
去上了个厕所,感觉好像哪里又有点问题。开始想函数操作的部分。
「后面的对前面有影响……」这不是 CDQ 吗?!
然后花了亿点时间写了个 170 行的东西,拍了个大样例,居然过了。(fc
真是个好东西啊)
此时,距离比赛结束还剩 1h30min。
接下来是一个抉择 -- 给 T2、T3 写对拍还是去肝 T4。
反正我 T2 写了个假的对拍,最后 tm 还没写完。十分自闭。
还剩下 \(45\ \textrm{min}\),考虑还是去搞 T4。
T4 我一想,不就是一个暴力模拟题吗?再去看看数据范围:\(1\le n\le 10^6\),\(1\le T\le 10\)。突然感觉 \(\mathcal{O}(Tn\log n)\) 是有希望的。
但是我一想,这个题要维护一个奇奇怪怪的东西,想了想堆应该是不太可做,于是写了个 multiset
滚粗了。
跑大样例,发现无论怎样都有一些点差 \(1\),死活调不出来。距离比赛结束只有 \(10\ \textrm{min}\) 了。
我感觉十分之慌,检查了一下其他题输入输出之类的就要结束了。
我旁边的人一直在很神经质地调题,我感觉我药丸。
结束了,没有发水果,差评。
考完以后交流了一下做法。T3 标算好像是 DAG 上 DP,T4 有线性做法,而且 CCF 看样子会卡一个 log 的做法。
本来估分 \(40+100+100+30=270\),后来发现可能只有 \(40+90+100+10=240\) 了。应该有个二等。
溜了,去搞文化课了,CSP2021 再见!
update1:测了一下洛谷的民间数据,只有 \(40+40+100+25=205\) 了,fst 了 \(65\) 分。应该只有个二等了……
update2: 测了官方数据,居然有 \(40+90+100+20=250\),二等肯定是稳的。(说不定可以期待个一等?)
update3:浙江分数线 230,居然就一等了,离谱。
update4:不想更 NOIP 爆炸记了,此文彻底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