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S攻击通常指的是通过利用网页开发时留下的漏洞,通过巧妙的方法注入恶意指令代码到网页,使用户加载并执行攻击者恶意制造的网页程序。这些恶意网页程序通常是JavaScript,但实际上也可以包括Java、 VBScript、ActiveX、 Flash 或者甚至是普通的HTML。攻击成功后,攻击者可能得到包括但不限于更高的权限(如执行一些操作)、私密网页内容、会话和cookie等各种内容
XSS分为三个类型:存储型 、反射型 、DOM型XSS
1、反射型XSS
存储型XSS和反射型XSS的差别仅在于,提交的代码会存储在服务器端(数据库,内存,文件系统等),下次请求目标页面时不用再提交XSS代码
2、反射型XSS
发出请求时,XSS代码出现在URL中,作为输入提交到服务器端,服务器端解析后响应,XSS代码随响应内容一起传回给浏览器,最后浏览器解析执行XSS代码。这个过程像一次反射,故叫反射型XSS。
3、DOM XSS
DOM XSS和反射型XSS、存储型XSS的差别在于DOM XSS的代码并不需要服务器参与,触发XSS靠的是浏览器端的DOM解析,完全是客户端的事情。
4、 漏洞防范
(1) 特殊字符HTML实体转码。最好的过滤方式是在输出和二次调用的时候进行加HTML实体一类的转码,防止脚本注入。
(2) 标签事件属性黑名单。特殊字符容易被绕过,所以还得加标签事件得黑名单或者白名单,这里推荐使用白名单的方式,实现规则可以直接使用正则表达式来匹配,如果匹配到的事件不在白名单列表,就可以直接拦截,而不是过滤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