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表明的是,这是个人的一点理解与平时写用例的一些体验,让刚入门的同学有个底,不至于在面试时对测试用例道不出个所以然。当然,真正的测试用例设计是有很多方法思路,应系统地学习。
所以,懂测试的可以不用看了,不要取笑本菜鸟!
测试用例
可以理解为测试工作的最小单元,本质是确保产品质量。(虽然不准确,但你先认为用例是为了【发现bug】,再次强调,这是错误理解,但是请先这么理解,please接受)
基础思想
考虑全面(包括各种意外),而不是常规操作
例子1:登录的测试用例
简单的登录,不考虑各种附加条件,面试时基本也不会加复杂条件
- 1、输入正确账号【admin】和密码【123456】(众所周知,你得测测登录功能能不能实现,而不是一来就默认可以,请持怀疑态度!怀疑?那你得怀疑,错误情况会不会也发生登录)
- 2、只输入账号不输入密码
- 3、只输入密码不输入账号
- 4、不输入账号密码直接登录
(上面的容易理解吧,请联系你实际生活,是不是还有密码错误这条,密码错误又怎么分呢?注意,为方便,下面的都是正确账号) - 5、密码长度少一位【12345】
- 6、密码错误【123455】 -------->这部分其实从开发角度理解,就是后端检测密码时,有没把整个密码输入条件语句判断
- 7、密码多一位【1234567】
接下来是一些经验,一般书籍上的测试思维不会讲到,但是实际工作中也是要测的
- 8、tab键能否切换输入框
- 9、enter键能否实现登录按钮的功能 ------>这部分就是用户实际使用了,别告诉我你没用过,就算,那别人也用。测试,就是要站在用户的角度,确保质量。
- 10、密码或账号中含有空格 ------>没想到吧,这个也要测,为啥?请你想象,用户输入账号【admin 】密码【123456】就是登不上,但是用户就是看不到【admin 】的空格,他以为账号没输错,其实错了。
其实还有更复杂的,比如账号限定必须英文,密码长度在什么范围内,必须含有大小写字母等,甚至上升到安全测试,这里就不做介绍了。
还是为了更好理解,再举例子吧,比如规定密码长度(6-10),这一般是注册的时候就会检测了,很简单,注册时候就规定了密码长度(6-10)呀,如果出现注册没规定,你设置密码【123】,现在登录要你长度6-10,大胆地去质问开发吧!当然不容易犯这种低级错误,但,谁又能保证呢,除了登录注册还有很多功能,我们测试就是要质疑这种低级错误的发生。
- 1、注册时,设定密码为5位
- 2、设定密码为6位
- 3、设定密码为7位
- 4、设定密码为9位 --------->这里是边界值思想,细品,很有用(当然这里可能漏了中间值)
- 5、设定密码为10位
- 6、设定密码为11位
例子2:ip地址的测试用例设计
这里就要理解ip啥样子。。。。测试一个东西前,要了解。思维的话:一个是正确ip,一个是啥才是错误ip
形如1.1.1.1
- 1、正确ip, 192.168.12.50
- 2、没有“.”格式, 1921681250
- 3、缺字段, 192. .12.50
- 4、超过255 600.600.12.50 ----------------->这个就是理解ip的格式,有4子段,数字范围1-255,中间有3个“.”等
- 5、含0 192.168.12.0
- 6、过多 192.168.12.50. 192.168.12.50.10
如果使用边界值的话,1-255其实会分割成0,1,2,127,254,,255,256
当然,如果页面允许的话,还可加 - 7、输入任意格式的 比如输入“你好233hi”
(2020.4.10更新)
最近看到关于ip地址的等价类测试用例(https://www.cnblogs.com/mrwuzs/p/8028373.html),思路比我的清晰且规范,果然路还很长!
下面是一个比较完善的设计方案,这个方案中,首先把IP地址分成有效可用的IP地址和有效但不可用的IP地址两个等价类;其中有效可用的IP地址中包括IP地址的A,B,C三类地址,有效但不可用的IP地址包括D、E两类IP地址和A、B、C三类地址中的全网地址、广播地址以及回环地址。
等价类划分 |
|
有效可用的IP地址 |
|
A类 |
1.0.0.0 -126.255.255.254 |
A私有: |
10.0.0.0 -10.255.255.254 |
B类 |
128.0.0.0 -191.255.255.254 |
B私有: |
172.16.0.0 -172.31.255.254 |
C类 |
192.0.0.0 -223.255.255.254 |
C私有: |
192.168.0.0-192.168.255.254 |
windows自动分配 |
169.254.0.0-169.254.255.254 |
有效但不可用的IP地址 |
|
D |
224.0.0.0 -239.255.255.254 |
E |
240.0.0.0 -255.255.255.254 |
全网 |
0.x.x.x, x.x.x.0 |
广播 |
x.x.x.255 |
回环 |
127.0.0.0 -127.255.255.254 |
在有效可用的IP地址中,还应该区别出共有地址和私有地址,在等价类划分的分类中,也给出了相应的范围。下表是根据等价类设计的测试用例,在设计的测试用例中,明确使用了各个等价类。
测试用例(Windows) |
|
输入 |
结果 |
64.11.22.33 |
有效可用 |
10.12.13.14 |
有效可用,不能直接访问公网 |
151.123.234.56 |
有效可用 |
172.20.123.56 |
有效可用,不能直接访问公网 |
192.127.35.65 |
有效可用 |
192.168.128.128 |
有效可用,不能直接访问公网 |
169.254.15.200 |
有效可用,不能直接访问公网 |
224.1.2.3 |
有效不可用,超过有效范围(D类) |
250.11.22.33 |
有效不可用,超过有效范围(E类) |
0.200.3.4 |
有效不可用,全网地址 |
64.11.22.0 |
有效不可用,全网地址 |
10.12.13.255 |
有效不可用,广播地址 |
127.50.60.70 |
有效不可用,回环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