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Q百万级MQTT消息服务(分布式集群)



原创 喵了_个咪 最后发布于2018-04-08 15:10:18 阅读数 5217 收藏
展开

 

 


在强大的单机也比不上集群,EMQ的集群模式很粗暴,只需要把EMQ服务关联在一起然后负载均衡就可以达到集群的效果,这样就算面对1000CK问题也迎刃而解
附上:

喵了个咪的博客:w-blog.cn
EMQ官方地址:http://emqtt.com/
EMQ中文文档:http://emqtt.com/docs/v2/guide.html
1.集群方式接受

Erlang/OTP 最初是爱立信为开发电信设备系统设计的编程语言平台,电信设备(路由器、接入网关、…)典型设计是通过背板连接主控板卡与多块业务板卡的分布式系统。
Erlang/OTP 语言平台的分布式程序,由分布互联的 Erlang 运行系统组成,每个 Erlang 运行系统被称为节点(Node),节点(Node) 间通过 TCP 互联,消息传递的方式通信:

---------         ---------
| Node1 | --------| Node2 |
---------         ---------
    |     \     /    |
    |       \ /      |
    |       / \      |
    |     /     \    |
---------         ---------
| Node3 | --------| Node4 |
---------         ---------

  

EMQ 消息服务器集群基于 Erlang/OTP 分布式设计,集群原理可简述为下述两条规则:

    MQTT 客户端订阅主题时,所在节点订阅成功后广播通知其他节点:某个主题(Topic)被本节点订阅。
    MQTT 客户端发布消息时,所在节点会根据消息主题(Topic),检索订阅并路由消息到相关节点。

EMQ 消息服务器同一集群的所有节点,都会复制一份主题(Topic) -> 节点(Node)映射的路由表,例如:

topic1 -> node1, node2
topic2 -> node3
topic3 -> node2, node4

 

EMQ集群方式分别有以下方式:

    manual 手工命令创建集群
    static 静态节点列表自动集群
    mcast UDP 组播方式自动集群
    dns DNS A 记录自动集群
    etcd 通过 etcd 自动集群
    k8s Kubernetes 服务自动集群

为了方便我们这里使用static方式关联节点
2.集群搭建

这里已经基于Centos7.4搭建并且调优好了两台EMQ,内网IP分别是192.168.2.111和192.168.2.112

首先需要修改Node名称

vim /usr/local/emqttd/etc/emq.conf

node.name = emq@192.168.2.111

> emqttd_ctl status
Node 'emq@192.168.2.111' is started
emqttd 2.3.5 is running

修改配置文件配置使用静态方式链接节点(所有节点都需要修改)

> vim /usr/local/emqttd/etc/emq.conf

cluster.discovery = static

##--------------------------------------------------------------------
## Cluster with static node list
cluster.static.seeds = emq@192.168.2.111,emq@192.168.2.112


为了安全Erlang 节点间通过一个相同的 cookie 进行互连认证。Erlang 节点 Cookie 设置:

# 在node1上执行
> emqttd stop
> emqttd start
> scp $HOME/.erlang.cookie root@192.168.2.112:$HOME/.erlang.cookie

  

通过命令查看集群状态

> emqttd_ctl cluster status

Cluster status: [{running_nodes,['emq@192.168.2.111','emq@192.168.2.112']}]


通过界面可以看到如下显示

 

 



3 总结

有了集群就解决了大规模部署的问题,但是在实际使用中还有很多需要关注的点,在下一节将介绍用户体系和ACL鉴权

注:笔者能力有限有说的不对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指出,也希望多多交流!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喵了_个咪」的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u011142688/article/details/79852310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