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unset() 这个函数的作用的了解大概就是它可以销毁一个变量,释放内存,这种理解并没有错,可能就是不够深入,接下来我通过几个例子向大家展示下unset一个变量后真正发生的一些事情。以下的代码是在linux+php7.1环境下运行
$s = str_repeat('1',256); $m = memory_get_usage(); unset($s); $mm = memory_get_usage(); echo $m-$mm;
输出结果如下:
释放了48个字节的内存,在说明结果之前我先带大家了解下mermory_get_usage() 函数,官方的解释是:当函数的参数不设置或者设置为false时返回的是分配给当前php脚本的内存量,如果设置为true的话返回的是系统分配总的内存尺寸,包括未使用的页,那我们接着来看下当设置为true时的结果是怎样的?
$s = str_repeat('1',256); $m = memory_get_usage(true); unset($s); $mm = memory_get_usage(true); echo $m-$mm;
输出结果如下:
我们发现结果是0,那我们可以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unset掉一个变量后,当前脚本的内存量有所增加,内存被释放,但是这部分内存没有被我们的系统回收,那什么时候会被系统(OS)回收呢?
<?php $s = str_repeat('1',2100000); $m = memory_get_usage(true); unset($s); $mm = memory_get_usage(true); echo $m-$mm;
输出结果如下:
我们发现这个结果不再是0,说明内存被系统回收了,也就是说我们unset掉的变量所占的内存大到一定程度时才会被系统回收,至于这个界限是多少,本人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运行的结果不同,可能与当前操作系统(OS)内存的大小和分配给当前脚本内存大小有关系。其实,当调用emalloc函数申请内存的时候php并不是简单的想OS要内存,而是每次申请都会OS会分配一块比较大的内存,当有申请者的时候再分配其中的一块给它。另外,在测试中我们还发现释放的内存有的时候小于我们申请的内存。
<?php $m0 = memory_get_usage(); echo '申请前:'.$m0."\r\n"; $s = str_repeat('1',100); $m = memory_get_usage(); echo '申请后:'.$m."\r\n"; unset($s); $mm = memory_get_usage(); echo '释放后:'.$mm."\r\n";
输出结果如下:
再来看个例子:
<?php $m0 = memory_get_usage(); echo '申请前:'.$m0."\r\n"; //$s = str_repeat('1',100);
$s = 'new string new string new string new string new string new string new string'; $m = memory_get_usage(); echo '申请后:'.$m."\r\n"; unset($s); $mm = memory_get_usage(); echo '释放后:'.$mm."\r\n";
输出结果如下:
这两个例子的区别仅仅在于变量s的值一个是函数创建后再赋值的,一个是直接赋值的,第一个例子变量申请了192个字节,释放的时候只释放了160个字节,第二个例子申请前和释放后是一样的,那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先看下php是怎么给我们分配内存的
1.为变量名分配内存,存入符号表
2.为变量值分配内存
在揭晓答案前在看两个东东,一个是例1中变量s的zval结构,一个是例2中的zval结构:
发现通过函数创建的变量s的refcount=1,而直接赋值的变量s的refount=0,说明unset掉一个变量后只释放了符号表s,s的值所占的内存并没有被释放。
好了,以上就是我对php unset()函数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