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网络基础(一)——网络模型


【网络模型】


1.OSI七层模型:(从高到低)

  • 应用层
  • 表示层
  • 会话层
  • 传输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2.TCP/IP四层网络模型:

  • 接入网层
  • 网间网络层
  • 传输层
  • 应用层

3.IP地址:

——32位的二进制表示,通常用4组8位二进制表示,X.X.X.X, 其中X为8位二进制转换而来的十进制,在0~255之间

——分级寻址:将IP地址分为两部分:网络位+主机位

根据网络位和主机位的划分方法不同,IP地址被分为A、B、C、D、E类IP地址:

  • A、B、C类为正常的IP地址
  • D类用于群组广播使用
  • E类被保留
  • 其中:1/2的IP地址给A,1/4IP地址给B,1/8IP地址给C,剩下的一半给D,一半给E:
类别 二进制起始位 IP地址范围
A 0 0.0.0.0~127.255.255.255
B 10 128.0.0.0~191.255.255.255
C 110 192.0.0.0~233.255.255.255
D 1110 234.0.0.0~239.255.255.255
E 1111 240.0.0.0~255.255.255.255
  • 私有网络使用的IP地址:
类别 网络号数量 地址范围
A 1 10.X.X.X
B 16 172.16.X.X~172.32.X.X
C 256 192.168.X.X~192.168.255.X

3.端口号:用16位的二进制表示,即范围为0~2^16-1

    • 常用的TCP标准端口:
    • 服务名称 默认端口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 53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 20、21
      SMTP 25
      POP3 110
      WWW 80
      Telnet 23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