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olith(单体应用)架构的缺点
在项目很小的情况下这种单体应用比较简单,但是随着项目越变越大,代码越来越多。就会存在以下缺点。
①编译难,部署难,测试难
代码量变多,即使更改一行代码,也需花大量时间编译,部署前要编译打包,解压等所以部署难,部署完了还要测试所以测试难。
②技术选择难
在变得越来越大的同时,我们的应用所使用的技术也会变得越来越多。这些技术有些是不兼容的,就比如在一个项目中大范围地混合使用C++和Java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抛弃对某些不兼容技术的使用,而选择一种不是那么适合的技术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③扩展难
按照Monolith组织的代码将只产生一个包含了所有功能的WAR包,因此在对服务的容量进行扩展的时候,我们只能选择重复地部署这些WAR包来扩展服务能力,而不是仅仅扩展出现系统瓶颈的组成:
MicroService(微服务)架构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它提倡将单一应用程序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
微服务就是把一个单体项目,拆分为多个微服务,每个微服务可以独立技术选型,独立开发,独立部署,独立运维.并且多个服务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最终完成用户的价值.
优势
复杂度可控:
在将应用分解的同时,规避了原本复杂度无止境的积累。每一个微服务专注于单一功能,并通过定义良好的接口清晰表述服务边界。由于体积小、复杂 度低,每个微服务可由一个小规模开发团队完全掌控,易于保持高可维护性和开 发效率。
独立部署:
由于微服务具备独立的运行进程,所以每个微服务也可以独立部署。当某个微服务发生变更时无需编译、部署整个应用。由微服务组成的应用相当于具备一系列可并行的发布流程,使得发布更加高效,同时降低对生产环境所造成的风险,最终缩短应用交付周期。
技术选型灵活:
微服务架构下,技术选型是去中心化的。每个团队可以根据自身服务的需求和行业发展的现状,自由选择最适合的技术栈。由于每个微服务相对简单,故需要对技术栈进行升级时所面临的风险就较低,甚至完全重构一个微服务也是可行的。
容错:
当某一组建发生故障时,在单一进程的传统架构下,故障很有可能在进程内扩散,形成应用全局性的不可用。在微服务架构下,故障会被隔离在单个服务中。若设计良好,其他服务可通过重试、平稳退化等机制实现应用层面的容错。
扩展:
单块架构应用也可以实现横向扩展,就是将整个应用完整的复制到不同的节点。当应用的不同组件在扩展需求上存在差异时,微服务架构便体现出其灵活性,因为每个服务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独立进行扩展。
MonolithµSrvice使用场景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在刚开始的阶段,使用Microservice架构模式开发应用的效率明显低于Monolith。但是随着应用规模的增大,基于Microservice架构模式的开发效率将明显上升,而基于Monolith模式开发的效率将逐步下降。
选型
单体应用架构:中小型项目(功能相对较少) crm 物流 库存管理等
微服务架构:大型项目(功能比较多) 商城 erp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