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小记】jmeter负载测试--寻找拐点


记一次近期的性能项目,负载测试寻找TPS拐点的过程。由于环境限制,本次并没有进行压力测试、极限测试、稳定性测试。

按照步骤梳理如下:

1、通过跳板机登录到服务器(mac的跳板机和termius配置,后续整理),启动每个负载机的jmeter-server

 

2、启动被测集群中,每个服务器上的serverAgent,用以收集服务端的CPU、内存、network I/O

3、基准测试

只用一台负载机,循环跑1000次,得到平均响应时间,作为基准RT。

 

4、小并发找拐点

因为目的是找系统处理能力饱和时的拐点,所以采用小并发逐渐增加线程数的方式。先用50个线程,无限循环,执行一段时间,记录RT和TPS;再用100,150,观察数据的大小,可在中间加些采样点。根据自己的服务不同,探索值要尝试很多次,这也是最耗时的地方,对于得到的拐点值,也要多跑几次,验证准确性。

得到的一组数据:

5、根据分析出的拐点值,考察下此并发数时的服务端性能,看是否达到饱和状态。这里通过linux自身的top快照,和perfmon的数据指标图一起验证。

top快照如下,CPU折算为约81%(4核):

 perfmon图如下内存稳定在27%,CPU稳定在80%,network I/O折算后为3.05M/s:

再看下负载机的性能曲线,内存为20%,CPU在最初达到80%,后续负载稳定后,降到20%,network I/O折算后为9.45M/s(master机收集被测集群中3台服务器的指标,与上面的数据能够对应):

6、此时一个接口的拐点指标就找到了。如果环境支持,需要用大并发来找到系统支持的最大并发数,即响应时间90分位值小于阈值的点。

7、利用最大并大数,做压力测试,执行半小时看下效果。

8、80%最大并发数,进行稳定性测试,至少压4小时。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