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表的结构体如下:

<链表的初始化>
方法1:

实例:

方法2:

定义和初始化一步到位,实例:

方法2:
使用函数的方式初始化

<往链表中添加成员>


list_add传入new,和head。当head还未加入其它元素的情况下,head->next的值是一个地址,该地址指向head本身:

继续往添加成员:

添加成员不只有一个方向,还可以不断的往HEAD后面追加(①->②,添加③,可以这样①->②->③,也可以①->③->②,①这里代表head):

<链表中成员的删除>


第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


把自己从原来的链表中删除,加入到新的链表中

<链表中的判断>
判断链表是否为空

判断该成员是否为链表的最后一项

<链表中的使用>
前面看到的是链表自己在“玩”自己,那如何使用链表呢?看下面这个宏(这个宏完全可以用在其它情景):

这个宏获取含有
struct list_head
成员的结构体对象首地址
了解list_entry前需要先分析下container_of
#define offsetof(TYPE, MEMBER) ((size_t) &((TYPE *)0)->MEMBER) //该宏的作用是获取结构体成员的相对偏移值
/*
* ptr : 成员的指针
* type :结构体类型
* member :在结构体中成员的名称
* 返回该成员所在的结构体变量的指针
*/
#define container_of(ptr, type, member) ({ \
const typeof(((type *)0)->member)*__mptr = (ptr); \
(type *)((char *)__mptr - offsetof(type, member)); })
const typeof(((type *)0)->member)*__mptr = (ptr); \
(type *)((char *)__mptr - offsetof(type, member)); })
typeof:获取括号内对象的类型,需要包含头文件stddef.h
备注:typeof 是 GNU C 标准里特有的扩展,标准的 ISO C 并没有这个关键字,编译加入了一个 -std=c90 的选项改成 -std=gnu90
实例如下:

结果:

<
链表的遍历
>

pos是临时使用的struct list_head指针变量,从链表head(head不一定是链表头)中遍历head后面的所有成员。

也可以换个方向遍历

关于prefetch的解释如下,未完全明白!
1.有一个共识是:程序访问的变量如果都能在系统内存cache中则能提升性能,prefetch是内核中一个预热内存函数,这样下次遍历时就能高效命中内存cache,从而提升程序性能。
2.上面的代码中遍历链表时下次访问的内存为pos->next,故在每次遍历时对pos->next进行预热,从而提升性能。
2.上面的代码中遍历链表时下次访问的内存为pos->next,故在每次遍历时对pos->next进行预热,从而提升性能。
下面的方法是使用最多的,遍历链表取出一个个包含struct list_head成员的结构体对象的首地址

使用实例:

示意图如下:

链表的其它接口暂不分析,有需求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