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因
转眼大学毕业4年多了,一直从事消费电子行业。虽然做的还算比较前沿的东西,但是还是喜欢自己捣鼓点东西(简单一点的东西),这不,就重新学习模拟电子技术。以后就在这里记录学习成长的过程吧,给自己一点时间,看自己能走多远。
二、参考方向
- 1.电流
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的运动方向为电流实际方向,后续在电路分析方法经常要选择参考方向(戴维南网孔,支流分析)

电流方向和参考方向一致,i>0,与参考方向相反则i<0.
- 2.电压
电压的实际方向是正电荷在电场中的受电场力作用移动方向。选择参考点后,后面就不不要更改了,

参考方向时可以任意选定的,任意选定一个点即行为“+”,那么另一点的极性为“-”,这就是参考极性,则从“+”到“-”的方向即为电压参考方向,后续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时,有很大用处。 如上图中的(a)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一致,则是关联参考方向,(b)由电流方向可以看出实际电源极性是由右向左的,但是我们选择的方向是左向右,那么这个就是负电压了。
三、 电阻电流的把戏
- 1.电阻串、并联
电阻串联电阻 R=R1+R2,并联电阻R=(R1xR2)/(R1+R2),太小儿科了吧,请自己记住它,这将会后续学习的基础。
- 2.电阻电路等效化简(星型连接和三角形连接)
好吧,上面电阻串并联也是简化的一种,这里重点介绍星型网络和三角形连接网络的电阻。下图左侧是Y电路,右侧是三角形电路

一上来看到这样的连接,我是一脸懵逼,但不用证明,只需要记住公式公式即可: 左右两个电路是可以等效转换的,所谓等效即为:**左右各个端点的电压和电流是一样的**,如果他们等效的话则有: - 【1】(Y电路转换成三角形) R12 = (R1R3 + R2R3 + R3R1) / R3 R23 = (R1R3 + R2R3 + R3R1) / R1 R31 = (R1R3 + R2R3 + R3R1) / R2

我的解答:

四、 电压源和电流源
- 1.了解
分析电路时,会遇到电压源和电流源。电压源与二端元件并联,可以等效为电压源。等效电路如下图所示:

**电流源与二端元件串联,可以等效为电流源**,可以忽略这个电阻,等效电路如下所示:

- 2.电压源和电流源等效转换
如果说两种电路等效的话,那么对外部提供的电压和电流不变化,即下图中的ab口的电压和电流保持不变

上图中的Is 为电源短路电流Rs为内阻。如果想让它俩等效,则: Is = Us/Rs Rs = Rs' 这在后面电路分析时,用到的特别多,掌握吧。
五、基尔霍夫定律
需要了解到4个概念

- 【1】支路:流过同一电流的分支,由若干元件串联(图中abc,ad等) - 【2】结点:3条或3条以上支路的连接点交结点(图中a,d,c,e) - 【3】回路:电路中任一闭合的路径叫回路(abcea,adea等) - 【4】网孔:回路中不再含有其它支路,可以看成洞(adea等有3个洞)
-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任一瞬间,流入任一结点的电流之和恒等于流出该结点的电流之和。即入 = 出
-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任意瞬间任一闭合回路绕行一周的电压降代数和恒为0,这里在实际应用中,会用到前面写的参考方向的问题,要特别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