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3类的学习笔记:属性方法@property


@staticmethod:静态方法,静态方法是不可以访问实例变量或类变量的,这个类方法实际上跟类没有什么关系,它只是类下面的一个函数,跟类本身没关系,只是名义上归类管。
它与类唯一的关联就是需要通过类名来调用这个方法
如果非要传参数,只有传自己
@classmethod:类方法只能访问类变量,不能访问实例变量

@property :属性方法,属性方法的作用就是通过@property把一个方法变成一个静态属性
例如:
1 class Dog(object): 2     def __init__(self,name): 3         self.name=name 4     @property  #把一个方法变成一个静态属性
5     def eat(self): 6         print('%s is eating %s' %(self.name,'包子')) 7 d1=Dog('Jack') 8 d1.eat  #不加(),输出:Jack is eating 包子
 1 #如果要传参数
 2 class Dog(object):  3     def __init__(self,name):  4         self.name=name  5         self.__food=None  6  @property  7     def eat(self):  8         print('%s is eating %s' %(self.name,self.__food))  9 
10  @eat.setter 11     def eat(self,food): 12         print('要传的参数:',food) 13         self.__food=food 14 d1=Dog('Jack') 15 d1.eat 16 d1.eat='包子'
17 d1.eat    #self.__food=food把参数传值了再执行属性方法

 

 

摘自其他人笔记

定义类Student,拥有变量名name和score

1 class Student(object): 2     def __init__(self,name,score): 3         self.name = name 4         self.score = score  

但是,上述这样定义score是不会进行参数检查的,也就意味着我们不能执行必要的参数以及错误处理。

我们可以定义相应的set和get成员函数来访问成员变量score,并且进行参数检查。如下所示:

 1 class Student(object):  2     def __init__(self,name,score):  3         self.name = name  4         self.score = score  5     def get_score(self):  6         return self.score  7     def set_score(self,score):  8         if not isinstance(score, int):  9             raise ValueError(”invalid score!!!”) 10         if score < 0 or score > 100: 11             raise ValueError(”score must be between [0,100]!!!”) 12         self._score = score  

上述代码定义了score成员的set和get函数。(可能实际应用时,修改分数比较常见)

现在,我们改变参数的代码是这样的:

1 s1 = Student() 2 s1.set_score(9999) #这里会抛出异常 

上述的第二种方式实现了set函数的参数检查,但是修改score的代码从简单的 s1.score = 90 变成了 s1.set_score(90) .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到既检验输入的参数又使得修改score的代码不变呢?

@Property便是这个作用。

下面,我们讨论Python的高级特性 @Property。简单的说@Properyty就是将成员函数的调用变成属性赋值。

于是有了下面的代码:

 1 class Student(object):  2     def __init__(self,name,score):  3         self._name = name  4         self._score = score  5  @property  6     def score(self):  7         return self._score  8  @score.setter  9     def score(self,score): 10         if not isinstance(score,int): 11             raise ValueError(”invalid score!!!”) 12         if score < 0 or score > 100: 13             raise ValueError(”score must be between [0,100]!!!”) 14         self._score = score 15  @property 16     def name(self): 17         return self._name 18   
19 s1 = Student(”Lily”, 90) 20 s1.name = ”Luly” 21 s1.score = 100  

关于上述代码的说明:

  • 可能你已经发现了,我的成员变量改成了_name 与 _score,这里首先是为了增加可读性,这两个变量是私有的。其次的原因见下面的误区分析。
  • 上述代码中的 s1.name = “Luly” 行会出现编译错误 AttributeError: can’t set attribute ,也就是说这里不能直接这样改变,这是为什么呢?可以看到,在代码中,我并没有提供名称为name的set函数,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s1._name = “Lucy” 是可以运行通过的。但是我们之前说过了,假设用户足够自觉,不会去操作 _xxx 或者 __xxx这样的变量名。
  • 按照上述代码的初衷,也就是说name是类的只读的属性。score是可修改的。
  • 关于@property 修饰的函数 score 就是个简单的get函数,该函数不需要任何参数(self不需要传入值),因此我们可以这样来调用这个函数 ,即 s1.score 即可。(这就是Property的用处,将函数调用转化为属性访问),相当于给score加了一层包裹。
    • 关于@score.setter 便是针对与 score函数包裹的成员变量的的set函数。当我们需要修改_score的值时,使用score函数,但是就像score是类的成员属性一样使用,例如上面的: s1.score = 100,实际上等价于 s1.score(100).

      注意,这里的函数名不一定要是score,可以是任何的字符串,这里只是为了方面说score函数是_score的包裹,例如下面的代码:我们将score改成了AA,但是这样在:

  •  1 class Student(object):  2   
     3     def __init__(self,name,score):  4         self._name = name  5         self._score = score  6  
     7  @property  8     def AA(self):  9         return self._score 10  @AA.setter 11     def AA(self,score): 12         if not isinstance(score,int): 13             raise ValueError(“invalid score!!!”) 14         if score < 0 or score > 100: 15             raise ValueError(“score must be between [0,100]!!!”) 16         self._score = score 17  @property 18     def name(self): 19         return self._name 20             
    21 s1 = Student(”Lily”, 90) 22 s1.name = ”Luly” 23 s1.AA = 100 # 这里相当于是 s1.AA(100) 

    好了,关于@Property的概念与用法就讲完了。本质上是定义了新的函数,该函数们执行set与get的功能,并且有@Property的包裹。并且将这些定义的函数当作属性一样来赋值。

    可能存在的陷阱:

    下面的代码是个大的陷阱,因为现在的函数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函数,而是可以直接用 = 来调用,例如上面的 score函数 的调用竟然是 s1.score = 100 .这样就会出现下面的问题:

  •  1 class Student(object):  2     def __init__(self,name,score):  3         self.name = name  4         self.score = score  5  @property  6     def score(self):  7         return self.score  8  @score.setter  9     def score(self,score): 10         if not isinstance(score,int): 11             raise ValueError(”invalid score!!!”) 12         if score < 0 or score > 100: 13             raise ValueError(”score must be between [0,100]!!!”) 14         self.score = score 15  @property 16     def name(self): 17         return self.name 18     def func(self): 19         self.score = score 20   
    21 s1 = Student(”Lily”, 90) 22 s1.func()  

    上面的代码有两个很大的错误,

    • 你会发现,你无法定义Student的任何实例,为什么呢? 首先@property把score和name两个成员函数可以当作成员变量来访问,那么在定义实例时,调用init函数的时候,self.name = name,这一句,Python会将左端的self.name当作函数调用,然而我们并未给name变量 定义set函数,于是错误信息为:AttributeError: can’t set attribute.
    • 好的,我们接下来注释掉
  • 1 @property 2 def name(self): 3     return self.name  

    这两行,那么接下来的运行还是错误的,为什么呢?是因为init函数代码的第二行 self.score = score, 很庆幸我们定义了score的set函数, 那么self.score调用score函数,当执行到score函数的最后一句self.score = score时, 我们回发现,式子的左端还是score函数调用, 如此往复,最终以函数递归深度达到上限退出程序。

    这里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代码习惯,那就是尽量不要让函数名与变量名同名,便可以避免这些错误。所以,比如说,这里的变量名self.score改为:self._score就可以避免递归错误。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