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实验报告1


一 首先回答一下您提出的几个问题:

1.linux 的发行版本、内核版本;二者区别与联系:

Linux内核版本与linux发行版本的区别 LINUX内核版本 是指系统内核的版本号。LINUX的内核具有两种不同的版本号,实验版本和产品化版本。要确定 LINUX版本 的类型,只要查看一下版本号:每一个版本号由三位数字组成,第二位数字说明版本类型。如果第二位数字是偶数则说明这种版本是产品化版本,如果是奇数说明是实验版本。如2.4.18是产品化版本,2.5.21是实验版本。查看 linux内核版本 命令:uname -r Linux发行版本 是指一些 Linux厂商 将 LINUX系统内核 与应用软件及文档包装在一起,并提供一些安装界面和系统设定与管理工具,这就构成了一个发行套件。

2.linux 中硬盘及分区的表示

通过一个例子来看Linux上的硬盘表示方式:
/dev/sda 
/dev表示我们所用的物理硬盘设备文件是放在"/"目录的"dev"目录下.再说sda之前我们应该知道这些知识:SCSI、SATA、 USB、SAS接口的存储设备的设备文件名称的前两个字母都是sd,若硬盘的接口类型为IDE则要用hd表示,a表示安装顺序,sda则表示我们的这个设备文件对应的设备是当前系统中安装的第一块SCSI接口的物理硬盘。
通过另外一个例子来看Linux上的硬盘分区表示方式
/dev/sda1
/dev/sda的意思大家已经知道的,它表示的是硬盘,在它的后面加上数字则表示硬盘的分区方式。/dev/sda1就表示系统安装中的第一块SCSI接口的物理硬盘上的第一个主分区。Linux的硬盘分区主分区最多能有4个,如果要创建更多的分区只能在第四个主分区中创建逻辑分区,逻辑分区的序号永远是从5开始的,按照咱讲的这个例子第一个逻辑分区的的表示方法为/dev/sda5,依次类推。

3.linux 系统支持的文件系统格式

Linux操作系统里有Ext2、Ext3、Linux swap和VFAT四种格式。 FAT16: 作为一种文件名称,FAT(File Allocation Table,文件分配表)自1981年问世以来,已经成为一个计算机术语。由于时代的原因,包括Windows、MacOS以及多种Unix版本在内的大多数操作系统均对FAT提供支持。

4.linux 系统的安装方式有哪些

1,光盘安装,最常用最便捷的方法。
缺点是需要在机器边上,比如在机房,不能远程控制。
还有一个缺点是需要有光驱,对于没有光驱的机器比较困难。
2,ISO镜像文件安装,不需要光驱,不能重新分区和格式化。
3,网络远程安装,确定是需要实现配置好网络连接,对技术要求较高。
4,硬盘克隆,也就是直接从装好的一台机器上通过硬盘克隆直接克隆一个系统过来,
缺点是时间长,克隆完后需要更改新系统的网络配置,不然网络不能使用。

5.主分区、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传统 BIOS 引导+MBR vs. UEFI BIOS 引导 + GPT,
对分区要求有何区别。

硬盘分区有三种类型: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如果只有一个硬盘,那么硬盘上肯定有一个主分区;如果有多个主分区,那么只有一个可以设置成活动分区。建立主分区的主要用途是安装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就是从这个分区启动的。一个硬盘最多只能有四个主分区,为了克服限制,设置了扩展分区。扩展分区并不能直接用来保存数据,其主要功能是在其中建立若干逻辑分区(只能建立20多个)。逻辑分区并不是独立的分区,它是建立在扩展分区中的二级分区,而且在DOS/Windows下,这样的一个逻辑分区对应于一个逻辑驱动器,我们平时所说的D盘、E盘一般指的就是这种逻辑驱动器。

MBR,又叫做主引导扇区,是计算机开机后访问硬盘时必须要读取的首个扇区,由分区程序所产生,不依赖任何的操作系统,而且硬盘引导程序也可以改变,从而实现多系统的引导。从主引导记录的结构可知,它仅仅包含一个64个字节的硬盘分区表,由于每个分区信息需要16个字节,所以对于采用MBR型分区结构的硬盘,最多只能识别 4个主要分区。对于一个采用此种分区结构的的硬盘来说,想要得到4个以上的主分区是不可能的,这时就引出扩展分区了,扩展分区是主分区的一种,但它与主分区不同的是它在理论上可以划分为无数个逻辑分区,每一个逻辑分区都有一个和MBR结构类似的扩展引导记录。在MBR分区表中最多4个主分区或者3个主分区+1个扩展分区,扩展分区只能有一个,可以细分为多个逻辑分区。在MBR硬盘中,分区1~4是主分区(或者扩展分区),逻辑分区号只能从5开始。

GPT是一个实体硬盘的分区结构,它是EFI的一部分,用来替代BIOS中的主引导记录分区表。GPT磁盘的分区数没有上限,只受到操作系统的限制。与MBR分区的磁盘不同,至关 重要的平台操作数据位于分区,而不是位于非分区或隐藏扇区。

6.linux 系统安装时分区方案设计

/-------根目录,唯一必须挂载的目录

swap-------交换分区,可能不是必须的,不过按照传统,还是挂载它吧,容量约等于物理内存就可以了

/home-------家目录,自己创建的文件都保存在这里,最好给它分配一个分区

/usr-------应用程序目录,大部分的软件都安装在这里,如果计划安装许多软件的话,最好还是给它分配一个分区

/var-------如果要做一些服务器方面的应用,建议给它分配一个较大的分区

/boot------如果硬盘不支持LBA模式(不太可能),最好挂载它。如果挂载,将它挂载在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比较稳妥。一般挂载的分区只要有100M大小就足够了

7.什么是挂载、挂载点

挂载是指将一个设备(通常是存储设备)挂接到一个已经存在的目录上,我们访问存储设备中的文件,必须将文件所在的分区挂载到已存在的目录上,然后通过访问目录来访问存储设备

挂载点是Linux中的磁盘文件系统的入口目录

实验内容:

 echo指令

 date指令

cal指令

用完clear指令后的样子

 

实验总结: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linux系统,所以通过本次实验,我初步熟悉了linux操作系统的几种简单的命令符,感觉linux系统还挺简洁实用的,再接再厉学到更多!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