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特点


  • 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数据的整体结构化,这是数据库的主要特征之,也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文件系统的本质区别。
    •   一是指:数据不仅仅是内部结构化,而是将数据以及数据直接的联系统一管理起来,使之结构化。

    • 二是指:在数据库中的数据不是仅仅针对某一个应用,而是面向全组织的所有应用。例如,一个学校的信息系统中不仅要考虑教务处的学生成绩管理,还要考虑学工处的学籍注册管理、学生奖惩管理、学生家庭成员管理,以及财务处的学生缴费管理;同时还要考虑研究生院的研究生管理、科研处的科研管理、人事处的教职工人事管理和工资管理等。因此,学校信息系统中的学生数据要面向全校各个职能管理部门和院系的应用,而不仅仅是教务处的一个学生成绩管理应用。

 

  • 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   数据库管理系统从整体角度描述和组织数据,数据不再是面向某个应用,而是面向整个系统
    • 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哥应用共享使用
    • 数据共享可以大大减少数据的冗余,避免数据之间的不一致性

 

  •   数据独立性高
    •   数据独立是指数据的使用(即应用程序)与数据的说明(即数据的组织结构与存储方式)分离
      • 这样,应用程序只需要考虑如何使用数据,而无须关心数据库中的数据是如何构造和存储的。
      • 因而,各方(在一定范围内)的变更互不影响
    •   数据独立性用来描述应用程序与数据结构之间的依赖程度,包括数据的物理独立性和数据的逻辑独立性,依赖程度越低则独立性越高 。
      • 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结构是相互独立的。数据在磁盘上如何组织和存储由DBMS负责,应用程序只关心数据的逻辑结构;当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改变时,应用程序不用修改
      • 逻辑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的。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由DBMS负责,应用程序只关心数据的局部逻辑结构(即应用视图),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改变了,应用程序也可以不用修改

 

  • 数据由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 数据的安全性保护:保护数据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造成数据的泄漏和破坏
    • 数据的完整性检查:将数据控制在有效的范围内,或保证数据之间满足一定的关系
    • 并发控制:对多个用户或应用同时访问同一个数据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和协调,确保得到正确的修改结果或数据库的完整性不遭到破坏
    • 数据库恢复:当计算机系统发生硬件或软件故障时,需要将数据库从错误状态恢复到某一已经正确状态

 


免责声明!

本站转载的文章为个人学习借鉴使用,本站对版权不负任何法律责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隐私权益,请联系本站邮箱yoyou2525@163.com删除。



 
粤ICP备18138465号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