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题目,设计思路,实现方法
题目1:
7-4 计算分段函数[2](10 分)
本题目要求计算下列分段函数f(x)的值:
注:可在头文件中包含math.h
,并调用sqrt
函数求平方根,调用pow
函数求幂。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实数x。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按“f(x) = result”的格式输出,其中x与result都保留两位小数。
设计思路:该题需判断x是否大于0,故运用if else 语句。
实现方法:输入x,运用if else来输出f(x)的值。
题目2:
4-5 求简单交错序列前N项和(15 分)
本题要求编写程序,计算序列 1 - 1/4 + 1/7 - 1/10 + ... 的前N项之和。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一个正整数N。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按照“sum = S”的格式输出部分和的值S,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题目保证计算结果不超过双精度范围。
设计思路:找到该序列的规律,运用for循环求和。
实现方法:该序列规律为分母依次加3,运算符号-,+变化,用pow(-1,i+1)实现符号变化,再用for循环求和。
题目三:
4-2-4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15 分)
中国有句俗语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假设某人从某天起,开始“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问这个人在以后的第N天中是“打鱼”还是“晒网”?
输入格式:
输入在一行中给出一个不超过1000的正整数N。
输出格式:
在一行中输出此人在第N天中是“Fishing”(即“打鱼”)还是“Drying”(即“晒网”),并且输出“in day N”。
设计思路:运用余数和if else来判断是“打鱼”还是“晒网”。
实现方法:输入天数N,得出N/5的值,再用if else判断。
二.源程序。
题目1:7-4 计算分段函数[2](10 分)
题目2:4-5 求简单交错序列前N项和(15 分)
题目三:4-2-4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15 分)
三.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心得体会。
在第一题第二题会忘记加上头文件#include <math.h>,第三题中忽略了余数为零的时候是属于“晒网的”,也会有没有注意格式的时候。做题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仔细再仔细,一不小心就会出现错误,考虑问题的时候也要考虑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