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贴吧里看到了如下场景:
那么什么是内网,什么是外网,它们有什么区别,对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
先说一下背景:
由于目前互联网的根服务器几乎都在美国,因此IP地址资源基本上被美国人所掌握,分配给我们国家的IP地址非常有限。IPV4时代公网IP稀缺,运营商确实没有义务为每个用户提供公网IP,分配内网IP也是无奈之举。
公网IP和内网IP的区别:
公网IP:在全球内是唯一的,作为身份的标识,在同一时间一个IP(除个别特别IP)只代表一台设备,通过公网地址能直接访问因特网。
内网IP:属于非注册地址,专门为组织机构内部使用(用于局域网),在公网上是不能使用内网IP地址来实现互联网访问的。
内网IP有哪些影响?
比如你在小区里:
多家用户共同使用一条光纤上网。由于公网IP地址资源匮乏,因此小区LAN一般都是只有一个公网IP,小区内的用户对外都是使用这个IP,而在内部就统一在一个内网的网段内来进行网络规划。内网IP用户不能直接访问互联网,必须通过一个外网的IP网关与互联网通信。而公网IP用户则不同,他可以直接与互联网通信。就一般的浏览网页,聊天,看电影等而言,内网和外网IP没有太大区别。
就上述来看,对普通用户内网IP和外网IP没什么影响。但是对技术宅来说就完全不一样了:
电驴不能玩,某些游戏不能联机,BT下载不支持,NAS无法进行FTP和远程传输,连接数限制很大等等问题。
内网用户怎么办?
方案一:同运营商谈判
此方案适用于有大量时间和精力同运营商理论的用户,必须注意的是态度一定要明确并且强硬,运营商嘛,你硬他就软,你弱他就强。再不济,还可以到工信部进行投诉,但是最终争取回来的公网是不是永久的,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方案二:使用第三方网透工具,例如花生壳
为了避免打广告的嫌疑,我就不具体介绍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
内网IP的范围:
比对自己的IP是不是内网IP,以下范围的IP地址属于内网保留地址,即不是公网IP,而是内网IP:
10.0.0.0 - 10.255.255.255;
172.16.0.0 - 172.31.255.255;
192.168.0.0 - 192.168.255.255。
总结:
IPv4公网地址日渐枯竭,内网用户越来越多,而运营商只负责提供上网功能,公网IP被归类为商用套餐。使用第三方内网穿透工具作为大部分内网用户采取的解决之道,虽然可以去除燃眉之急,但是治标不治本。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期待IPv6能够尽早大面积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