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自发布至今,也经历了一个从不稳定到稳定,从功能简单至强大的过程。从第二版开始,Oracle的每一次版本变迁,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1979年的夏季,RSI(Oracle公司的前身,Relational Software,Inc)发布了Oracle第二版。
1983年3月,RSI发布了Oracle第三版。从现在起Oracle产品有了一个关键的特性--可移植性。
1984年10月,Oracle(RSI更名为Oracle)发布了第4版产品。这一版增加了读一致性这个重要特性。
1985年,Oracle发布了5.0版。这个版本是Oracle数据库较为稳定的版本。并实现了C/S模式工作。
1986年,Oracle发布了5.1版。该版本开始支持分布式查询。
1988年,Oracle发布了第6版。该版本中引入了行级锁特性,同时还引入了联机热备份功能。
1992年6月,Oracle发布了第7版。该版本增加了包括分布式事务处理功能、用于应用程序开发的新工具及安全性方法等功能。
1997年6月,Oracle第8版发布。Oracle8支持面向对象的开发及新的多媒体应用。
1998年9月,Oracle公司正式发布Oracle 8i。正是因为该版本对Internet的支持,所以,在版本号之后,添加了标识i。
2001年6月,Oracle发布了Oracle 9i。
2003年9月,Oracle发布了Oracle 10g。这一版的最大特性就是加入了网格计算的功能,因此版本号之后的标识使用了字母g,代表Grid--网格。
2007年7月11日,Oracle发布了Oracle 11g。Oracle 11g实现了信息生命周期管(Information Lifecycle Management)等多项创新。
2013年6月26日,Oracle发布了Oralce 12C。云(cloud)计算设计。12C引入了CDB与PDB的新特性,在ORACLE 12C数据库引入的多租用户环境(Multitenant Environment)中,允许一个数据库容器(CDB)承载多个可插拔数据库(PDB)。CDB全称为Container Database,中文翻译为数据库容器,PDB全称为Pluggable Database,即可插拔数据库。在ORACLE 12C之前,实例与数据库是一对一或多对一关系(RAC):即一个实例只能与一个数据库相关联,数据库可以被多个实例所加载。而实例与数据库不可能是一对多的关系。当进入ORACLE 12C后,实例与数据库可以是一对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