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威刚S511 120G一周,现在分享一下测试成绩和使用的体会。之所以选择这个SSD,是因为听说它的随机4K读写很强悍,网上很多评测,但是不能尽信,自己测的比较实在。前段时间玩了好几个Marvell 88SS9174主控的产品,现在玩一下SF-2281的试试,换个口味。
先上几个美图吧:
清淡的包装盒,白色基调,后面注明了最大读写速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可压缩的文件读写,分别达到550/510 MB/s,后一部分是不可压缩的数据读写,分别达到500/170 MB/s。这个数值指的是ATTO Disk Benchmark测得的最大值。
(我实测的最大读取560.538MB/S,写入519.706MB/S,高于包装盒的标称值,挺厚道的)
(随SSD附送Acronis True Image HD软件的激活码,需要网上激活,这是一个比ghost好用的硬盘备份软件)
还有2.5转3.5的硬盘架和螺丝,这个架子比较实用,如果能再送一条好一点的SATA 6G数据线就更好了。哈哈。。。。。。
(我的机箱太方便了,通过硬盘盒直接轻轻的送进去就OK)
接着是性能实测和使用体会。看性能测试之前,我们先复习一下SSD的几个基本知识。
温故而知新。
SSD的性能取决于三个因素:主控芯片、闪存颗粒、固件,其中主控芯片决定了SSD的最基本性能和特点。知道一个产品采用什么主控芯片,我们基本就能够判断出其基本性能(例如最大读写速度)和优缺点(垃圾回收技术、Trim、性能衰减等)。相同主控芯片的SSD性能接近,此时闪存颗粒就决定了性能上的差距,同时也决定了其成本和价格。简单来说,同步闪存的性能比异步闪存的性能要强,价格也更高。某些产品采用了异步闪存,但是强制工作在同步状态下,性能上是提升了,但属于“超频”工作。简单一点的来讲,就是类似于1333和1866内存那样的区别,但体质好的1333工作在1866也是没问题的。再则就是固件了,固件对性能的影响虽然没有以上两个因素那么大,但优秀的算法和指令同样可以让SSD获得性能提升,m4从0001固件升级到0009固件,性能提升就好像吃了weige一样的凶猛。S511的固件升级也带来了明显的性能提升(详见下表)。
从价格上来分析,主控芯片的价格基本是一致的,翻来覆去也就那几个主流的主控。但是相同主控搭配不同的闪存就把成本拉开了,所以目前贵的SSD基本是采用同步的优质闪存。也有某些厂家,同样的主控+闪存,搭配不同的固件,性能不同,也区分成不同产品线来销售,这一类属于坑爹产品。
现在市面的主流产品只要使用两个主控芯片:SandForce的SF-2281VB1-SDC和Marvell 88SS9174-BKK2。识别这两种主控的最简单方法就是看容量。SF-2281VB1-SDC会分一部分闪存作为高速缓存使用,SF2281主控在写入数据时都会进行压缩,这个缓存就是用于压缩数据时暂时存储数据使用。这个缓存的大小一般为总容量的十六分之一,例如64G的产品分4G,剩下60G,128G的分8G剩下120G,256G的分16G,剩下240G。所以SF-2281VB1-SDC的产品规格为60G、120G、240G。Marvell 88SS9174-BKK2不会分闪存做缓存,因此是完整的64G、128G、256G。
SandForce主控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的明显,其优点是采用了DuraWrite压缩算法,因此其最大读写速度非常高,最大读写能达到550/500 MB/s,读取IOPS能达到60,000,突发写入也能达到60,000 IOPS连续写入则为20,000 IOPS。但这些测试数据都是针对可压缩数据而言。也就是说在读写可压缩数据时,其性能遥遥领先于Marvell 88SS9174-BKK2的产品。这个DuraWrite压缩算法除了能够提高写入性能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优点,就是数据压缩之后再写入SSD,可以减少闪存颗粒的写入次数和数据量,从而延长使用寿命。缺点就是当读写不可压缩或者已经很难压缩的数据时,性能会打折扣,有时性能还会差于Marvell 88SS9174-BKK2的产品。这个在后面会有对比测试。Marvell 88SS9174-BKK2的特点就是均衡,表现稳定,中规中矩,不管你的数据是否可以压缩,它的性能始终如一。
SF-2281VB1-SDC的主要产品有:OCZ Vertex 3系列、博帝Wildfire系列、金士顿HyperX系列、博帝Pyro SE系列、威刚S511系列、海盗船Force GT系列、MemoRight FTM Plus系列、影驰Laser EX/GT系列、Intel 520系列。这几个产品的性能都非常接近,240G>120G>60G。
Marvell 88SS9174-BKK2的主要产品:ORICO的HM1系列、美光Crucial m4系列、浦科特M2P、M2S、M3P系列,海盗船Performance Pro系列,Intel 510系列。其中m4是前段时间比较热门、影响较大的产品,我自己就入手了128G和256G两个,哈哈。。。。而浦科特M3P则是最近刚火爆上市,甚至号称是千元级别最强的SSD产品。后面我会用S511和M3P PK一下。
威刚S511也是采用了SandForce的SF-2281VB1-SDC主控芯片,搭配镁光的闪存颗粒。SF-2281主控的产品太多了,满大街都是,鱼龙混杂。威刚S511的整体性能在众多产品中应该算中上水平,听说接下来还有也号称千元最强的SX900系列出来,不知道有多厉害,到时有机会再弄个来蹂躏一下。S511特点十分突出:4K的随机读写暴强,这也是我买回来玩的主要原因,至于有多强,后面会有详细测试。
一、威刚S511 120G基本性能测试:
之前已经说过固件对性能影响很大,例如m4刷0009暴涨,我做了测试,链接如下:
http://itbbs.pconline.com.cn/diy/13912350.html
威刚S511也有鸡血固件3.3.2,刷了之后性能也会提升很多,尤其是4K的随机读写能力和持续写入速度,升级固件经过实践证明不会对原有SSD内数据有影响,所以可以放心升级。刷新工具和固件的下载地址:
http://www.adata-group.com/upload/downloadfile/ADATA_SF_FieldUpdater.rar
http://www.adata-group.com/upload/downloadfile/ADATA%20SSD%20S511%20120GB%20FW332.zip
上面是使用3.3.2固件下的性能测试。由于SF-2281VB1-SDC采用了可压缩算法,所以测试中会分别测试可压缩数据和不可压缩数据的差别。CrystalDiskMark在默认状态下所测的是不可压缩数据,如果把test data改为ALL 0X00或者OXFF就是可压缩数据拉。
测试图片:
CrystalDiskMark在默认状态下:
把test data改为ALL 0X00或者OXFF:
可以看到面对不可压缩数据时,其随机4K的读取达到了37.19MB/S,写入接近110MB/S;而面对可压缩数据时,其随机4K的读取超过了40MB/S,写入达到113.9MB/S,这个是在我见过的千元级别SSD中最快的了。
在持续读写速度方面,面对可压缩数据时,读取速度超过533MB/S,写入速度接近510MB/S。改为不可压缩数据后,读取依然有518.8MB/S,而写入速度就只能算中等了,接近170MB/S。
二、随机4K读写性能有什么意义?
我们经常说机械硬盘是系统的性能瓶颈,那么机械硬盘究竟差在什么地方?比SSD速度慢在什么地方?
机械硬盘组RAID0之后的测试(可以对比后面的SSD测试数据):
在上面的测试中可以看到,机械硬盘组RAID0之后,其持续的读写性能并不算差,160MB/S左右的持续读写,与很多低端的SSD是一样的。但是随机4K读写则有明显的差别。机械硬盘的随机4K读取只有0.4MB/S,而SSD达到20MB/S以上,50倍。随机4K写入只有1.7MB/S左右,而SSD一般可以达到70MB/S,41倍。这个就是SSD与机械硬盘的主要性能差距。Windows系统文件夹里的文件很多都是可压缩的小个子文件,读写这些数据时很多又是随机读写的,所以随机4K读写的速度决定了windows系统的启动和响应速度。游戏载入也是如此。正是由于SSD拥有40-50倍于机械硬盘的随机4K读写速度,才造就了SSD极快的系统启动和响应速度、程序载入速度。
三、威刚S511与浦科特M3P的性能对比
浦科特PX-128M3P与美光m4一样采用了Marvell 88SS9174-BKK2主控,由于主控不支持压缩算法,所以不管数据能否压缩,其性能一样,因此这里省略了可压缩数据的测试。M3P既然敢号称千元级别最强SSD,当然有其过人之处,我们可以看到M3P在CrystalDiskMark默认状态下的持续写入(也就是不可压缩数据)达到了350MB/S,这个数字是使用SF-2281主控难以达到的。
从上表中可以看到,面对不可压缩数据时,M3P与S511的读取速度基本一样,但是写入性能就有较大差距。唯一不同的是S511的随机4K,不管读取还是写入,均强于M3P。理论上来说,使用S511时系统启动、响应、游戏载入会强于M3P。
CrystalDiskMark是理论性能测试,我们再来模拟一下实际使用中的情况,前面已经说过,windows7系统文件夹里的都是可压缩的小个头文件。我的windows系统文件夹大小约15.3G,共80105个文件,使用WINRAR的最高压缩方式可以压缩到30%左右。我们启动电脑之后,系统其实就是主要在读写这个文件夹里的文件,对这个文件夹的读写速度快慢,基本上能够反映出系统响应的快慢。在把windows系统文件夹分别拷贝到S511和M3P的实际测试中,S511的写入达到143.50MB/S,而M3P只有94.82MB/S,可以看出,SF2281主控的压缩算法和随机4K读写优势在这里发挥了作用,这个测试也可以反映出S511对系统文件的读写要强于M3P,因此如果使用S511做系统盘,速度上应该优于M3P。
然后我把一个4G的RMVB文件用WINRAR再进行最高压缩,RMVB已经是高度压缩的文件,再压缩之后就基本是一个无法再压缩的文件了,此时拷贝到S511的写入速度是157.67MB/S,而拷贝到M3P的写入速度是266.48MB/S。可见M3P在对不可压缩的大文件进行持续写入时才具有很大的优势。这样的测试结果很好的体现出两个不同主控芯片SSD的优缺点。
但是我们在日常使用中,持续写入不可压缩数据的几率是很少的,除非你经常拷贝大容量的高压缩视频、音频文件。而相对而言,接触可压缩的小个子文件的几率就大多了,例如前面的windows文件夹的拷贝测试。我们的windows系统从启动开始,就是不断的在随机读写系统文件夹中的杂碎文件。游戏也是这样的,一张D9的游戏光盘大约是6-8G的数据容量,安装到硬盘上却是十几甚至几十G的占用空间,所以游戏中的文件也都是可压缩数据为主。所以在windows系统启动和游戏载入测试中,S511的优势就得到了发挥,载入速度都快于M3P。
Windows系统文件夹在S511的写入拷贝测试:
Windows系统文件夹在M3P的写入拷贝测试:
不可压缩的RAR文件4G在S511的写入拷贝测试:
不可压缩的RAR文件4G在M3P的写入拷贝测试:
总结:在实际使用S511之前,我一直对SF2281主控的压缩算法不感冒,觉得是在忽悠群众。在实际测试中发现,压缩算法其实是个很好的设计:1、提高针对可压缩数据的写入性能,可以达到3倍的性能提高;2、数据经过压缩之后再写入SSD,可以减少SSD闪存颗粒的写入次数和数据量,起到保护SSD的作用。从测试数据来看,可压缩的最大比例好像是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最理想的情况下,100M数据实际写入SSD中只有33.33M,这样算来可以让SSD寿命变成原来的三倍,怪不得SF2281主控的产品有的敢保修6年,我汗。。。
产品优点:
威刚S511:1、可压缩数据的读写性能强
2、随机4K读写性能暴强
基于以上两个优点,windows系统启动、响应、程序载入速度极快。
浦科特M3P:1、不管数据能否压缩,持续写入性能暴强。
基于其优点,连续拷贝不可压缩数据时速度很快。
产品缺点:威刚S511针对不可压缩数据的持续写入性能稍差。浦科特M3P在频繁读写可压缩的小个子文件时速度较慢。
基于上面的测试结论,威刚S511适合作为系统盘来使用,安装windows系统与游戏,整机的速度提升明显。而浦科特M3P则偏向于大量拷贝单个大块头文件使用,存储高清电影会很不错。
这里不建议购买64G及以下容量的产品,第一是因为WINDOW7系统都已经接近20G,还要有空间安装程序和游戏。第二是因为容量对SSD的性能影响巨大,一般容量越大,闪存颗粒越多,性能越强,类似于双通道内存比单通道性能要强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