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子 [root@VM_16_17_centos bin]#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1882892 785272 280428 40496 817192 852060 ...
問題:前段時間在做服務器巡檢時發現系統可用內存值小於空閑內存值 分析:查詢網上各種資料,都說的是 available free buff cache 這樣一個大致計算方式,按這種方式解釋不了上面的情況。 最后查到linux內核源代碼中關於avaliable值的定義,得出如下公式: 其中 LowWaterMark 由 min free kbytes 參數影響,計算方式如下: watermark mi ...
2021-02-05 17:36 0 347 推薦指數:
例子 [root@VM_16_17_centos bin]#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1882892 785272 280428 40496 817192 852060 ...
來源: linux下free命令詳解 在 free 命令的輸出中,有一個 free 列,同時還有一個 available 列。這二者到底有何區別?free 是真正尚未被使用的物理內存數量。至於 available 就比較有意思了,它是從應用程序的角度看到的可用內存數量 ...
大小 free 還有多少物理內存可用 shared 被共享使用的物理內存大小 buff/cache 被 buffe ...
例子 [root@VM_16_17_centos bin]# free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cache available Mem: 1882892 785272 280428 40496 817192 852060 Swap ...
total 總物理內存 used 已經使用的物理內存 free 沒有使用過的物理內存 shared 多進程共享內存 buff/cache 讀寫緩存內存,這部分內存是當空閑來用的,當free內存不足時,linux內核會將此內存釋放 available 還可以被 應用程序 使用的物理內存 ...
free 命令顯示系統內存的使用情況,包括物理內存、交換內存(swap)和內核緩沖區內存。 如果加上 -h 選項,輸出的結果會友好很多: 有時我們需要持續的觀察內存的狀況,此時可以使用 -s 選項並指定間隔的秒數: 上面的命令每隔 3 秒輸出一次內存的使用情況,直到 ...
每次使用free時都比較迷惑,對於上面的內容一直都不是很清楚,今天仔細查了以下,和大家一起分享以下: 先看一下free的運行結果: free打印出的內存信息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安裝的內存,一種是用磁盤虛擬的內存,就是這里的Swap,相信裝過Linux系統的同學肯定不陌生交換分區 ...
相信有許多同學都對free命令中的buffers cached十分不理解,今天筆者就對free命令機器結果做一個詳細的剖析。 以下是筆者在虛擬機上運行的debian系統的free情況。該虛擬機內存只有128M,同時分配了256M的SWAP交換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