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et.py里面構造網絡,網絡的結構為輸入為28*28,第一層隱藏層的輸出為300, 第二層輸出的輸出為100, 最后一層的輸出層為10, net.py main.py 進行網絡的訓練 ...
上一節我們學習了Pytorch優化網絡的基本方法,本節我們將以MNIST數據集為例,通過搭建一個完整的神經網絡,來加深對Pytorch的理解。 一 數據集 MNIST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數據集,下載鏈接:http: yann.lecun.com exdb mnist 下載下來的文件如下: 該手寫數字數據庫具有 , 個示例的訓練集和 , 個示例的測試集。它是NIST提供的更大集合的子集。數字已經過尺寸 ...
2020-09-13 11:42 0 687 推薦指數:
在net.py里面構造網絡,網絡的結構為輸入為28*28,第一層隱藏層的輸出為300, 第二層輸出的輸出為100, 最后一層的輸出層為10, net.py main.py 進行網絡的訓練 ...
最后能得到99%的准確率 ...
記得第一次接觸手寫數字識別數據集還在學習TensorFlow,各種sess.run(),頭都繞暈了。自從接觸pytorch以來,一直想寫點什么。曾經在2017年5月,Andrej Karpathy發表的一篇Twitter,調侃道:l've been using PyTorch a few ...
算的的上是自己搭建的第一個卷積神經網絡。網絡結構比較簡單。 輸入為單通道的mnist數據集。它是一張28*28,包含784個特征值的圖片 我們第一層輸入,使用5*5的卷積核進行卷積,輸出32張特征圖,然后使用2*2的池化核進行池化 輸出14*14的圖片 第二層 使用5*5的卷積和進行卷積 ...
在我的上一篇隨筆中,采用了單層神經網絡來對MNIST進行訓練,在測試集中只有約90%的正確率。這次換一種神經網絡(多層神經網絡)來進行訓練和測試。 1、獲取MNIST數據 MNIST數據集只要一行代碼就可以獲取的到,非常方便。關於MNIST的基本信息可以參考我的上一篇隨筆 ...
前面兩篇隨筆實現的單層神經網絡 和多層神經網絡, 在MNIST測試集上的正確率分別約為90%和96%。在換用多層神經網絡后,正確率已有很大的提升。這次將采用卷積神經網絡繼續進行測試。 1、模型基本結構 如下圖所示,本次采用的模型共有8層(包含dropout層)。其中卷積層 ...
前面已經使用TensorFlow2的原生代碼搭建神經網絡,接下來將使用keras搭建神經網絡,並改寫鳶尾花分類問題的代碼,將原本100多行的代碼用不到20行代碼實現。 用TensorFlow API:tf.keras搭建網絡 使用Sequential 六步法: import,相關模塊 ...
關於卷積神經網絡的理論基礎不再詳細說明,具體可見 卷積神經網絡CNN。 1 卷積層 輸出: 這里的輸入為 5 通道的 100*100 大小圖像,該卷積層包括 10 個卷積核,每個卷積核為 5 通道的 3*3 大小,因此輸出為 10 通道的 98*98 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