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利用SSD檢測物體時,由於實際項目要求,需要對模型進行輕量化,所以考慮利用輕量網絡替換原本的骨架VGG16,查找一些資料后最終采用了google開源的mobileNetV2。這里對學習mobileNet系列的過程做一些總結。mobileNetV1是由google在2017年發布 ...
因為放棄tensorflow超級久了,也不想再去用它,因為明明很簡單用pytorch十幾行作出的代碼,tensorflow的版本完全看不懂,我這個菜雞還是老老實實刨地吧。mobilenet的代碼網上一大堆,我把我寫的貼出來吧,論文簡單易讀,連我這種英語渣渣兩天就看完了。 mobelnet的代碼如下。 媽呀,簡單吧,但是你不知道tensorflow的版本有多長啊。 然后轉參數把我難住了,沒做過,參考 ...
2020-05-05 22:48 2 462 推薦指數:
最近在利用SSD檢測物體時,由於實際項目要求,需要對模型進行輕量化,所以考慮利用輕量網絡替換原本的骨架VGG16,查找一些資料后最終采用了google開源的mobileNetV2。這里對學習mobileNet系列的過程做一些總結。mobileNetV1是由google在2017年發布 ...
轉載請注明出處: https://www.cnblogs.com/darkknightzh/p/9410540.html 論文: MobileNets: Efficient Convolutio ...
頭文件: 可分離卷積部分的代碼: MobileNetV1 網絡 32×32×3 ==> 32×32×32 ==> 32×32×64 ==> 16×16×128 ==> 16×16×128 ==> 8×8×256 ==> 8×8×256 ...
MobileNet系列很重要的輕量級網絡家族,出自谷歌,MobileNetV1使用深度可分離卷積來構建輕量級網絡,MobileNetV2提出創新的inverted residual with linear bottleneck單元,雖然層數變多了,但是整體網絡准確率和速度都有提升 ...
只保存參數信息 加載 保存 這而只保存了參數信息,讀取時也只有參數信息,模型結構需要手動編寫 保存整個模型 保存torch.save(the_model, PATH) 加載:the_model = torch.load(PATH) 有時候會看到加載時 ...
此外可以參考PyTorch模型保存。https://zhuanlan.zhihu.com/p/73893187 查看模型每層輸出詳情 Keras有一個簡潔的API來查看模型的每一層輸出尺寸,這在調試網絡時非常有用。現在在PyTorch中也可以實現這個功能。 使用很簡單,如下用法 ...
參考鏈接1 使用TransferLearning實現環視圖像的角點檢測——Tensorflow+MobileNetv2_SSD :https://www.cnblogs.com/hayley111/p/12918678.html 參考鏈接 ...
下來 pytorch模型參數保存 官網推薦了兩種方法 1. 只保存模型參數 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