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https://shaocheng.li/posts/2018/07/05/ Table of Contents 1. printk() 2. SysRq 鍵 3. Kdump 4. 崩潰測試 5. crash 命令 ...
轉自:https: blog.csdn.net wenjin article details early printk loglevel printk的log輸出是由console實現 會在其他文章中說明 。由於在kernel剛啟動的過程中,還沒有為串口等設備等注冊console 在device probe階段實現 ,此時無法通過正常的console來輸出log。為此,linux提供了early ...
2020-03-19 16:04 0 685 推薦指數:
轉自:https://shaocheng.li/posts/2018/07/05/ Table of Contents 1. printk() 2. SysRq 鍵 3. Kdump 4. 崩潰測試 5. crash 命令 ...
目錄[-] 一 調試前的准備 二 內核中的bug 三 內核調試配置選項 1 內核配置 2 調試原子操作 四 引發bug並打印信息 1 BUG()和BUG_ON() 2 dump_stack() 五 printk ...
轉自:https://blog.csdn.net/guowenyan001/article/details/19807555 一、簡介 linux內核發送崩潰時,kdump會生成一個內核轉儲文件vmcore。 可以通過分析vmcore分析出內核崩潰的原因 ...
一些內核調用可以用來方便標記bug,提供斷言並輸出信息。最常用的兩個是BUG()和BUG_ON()。 當被調用的時候,它們會引發oops,導致棧的回溯和錯誤信息的打印。為什么這些聲明會導致 oops跟硬件的體系結構 是相關的。大部分體系結構把BUG()和BUG_ON()定義 ...
https://blog.csdn.net/gong0791/article/details/48528295 Linux 內核的測試和調試 gong0791 2015-09-17 20:44:56 ...
簡介 這個文檔記錄了用kGDB調試Linux內核的全過程,都是在前人工作基礎上的一些總結。以下操作都是基於特定板子來進行,但是大部分都能應用於其他平台。 要使用KGDB來調試內核,首先需要修改config配置文件,打開相應的配置,配置內核啟動參數,甚至修改串口驅動添加poll支持 ...
kdb:只能在匯編代碼級進行調試; 優點是不需要兩台機器進行調試。 gdb:在調試模塊時缺少一些至關重要的功能,它可用來查看內核的運行情況,包括反匯編內核函數。 kgdb:能很方便的在源碼級對內核進行調試,缺點是kgdb只能進行遠程調試,它需要一根串口線及兩台機器來調試內核 ...
一、linux MMC驅動pr_debug開啟方法 linux的的mmc驅動在kerner/drivers/mmc 中,mmc驅動源碼中有pr_debug打印信息,這個打印信息默認是不打印的,如果要打印則需要手動開啟。pr_debug函數定義在kernel/include/linu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