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der通信參考了以下兩點: 1、安卓源碼sensor這一塊的代碼 2、binder雙向通信http://blog.csdn.net/brightming/article/details/50133475 基本點:看了網上的binder相關的例子后,大致思路就是如下: 1. 有一個 ...
Android開發中,Binder是一種跨進程通信方式,而使用AIDL可以實現Binder的工作。 如何使用它是了解它的第一步,本文章主要記錄使用Binder的一些步驟。 代碼思路參考 Android開發藝術探索 任玉剛 著 .創建兩個activity 兩個activity OneActivity TwoActivity ,將OneActivity假設為服務端,TwoActivity假設為客戶端, ...
2020-02-05 15:53 0 925 推薦指數:
binder通信參考了以下兩點: 1、安卓源碼sensor這一塊的代碼 2、binder雙向通信http://blog.csdn.net/brightming/article/details/50133475 基本點:看了網上的binder相關的例子后,大致思路就是如下: 1. 有一個 ...
Android系統最常見也是初學者最難搞明白的就是Binder了,很多很多的Service就是通過Binder機制來和客戶端通訊交互的。所以搞明白Binder的話,在很大程度上就能理解程序運行的流程。 這是一個用C++寫的binder,一個服務器一惡搞客戶端,代碼如下: server.cpp ...
目錄: Android : 跟我學Binder --- (1) 什么是Binder IPC?為何要使用Binder機制? Android : 跟我學Binder --- (2) AIDL分析及手動實現 Android : 跟我學Binder --- (3) C程序示例 ...
binder機制是貫穿整個android系統的進程間訪問機制,經常被用來訪問service,我們結合代碼看一下binder在訪問service的情形下是怎么具體使用的。 service 你可以理解成沒有的界面的activity,它是跑在后台的程序,所謂后台是相對於可以被看得到的程序 ...
1.什么是RPC(遠程過程調用) Binder系統的目的是實現遠程過程調用(RPC),即進程A去調用進程B的某個函數,它是在進程間通信(IPC)的基礎上實現的。RPC的一個應用場景如下: A進程想去打開LED,它會去調用led_open,然后調用led_ctl,但是如果A進程並沒有權限去打 ...
Android在Native層實現了進程間的Binder通信,但是上層應用程序的開發及Framework的實現都是Java,用Java層再實現一次肯定是不合理的,Java可以通過JNI調用Native Code,所以通過JNI復用Binder在Native層的實現就是一個順理成章的事情。 注冊 ...
1. 進程間通信的本質(2個進程) 用戶空間的進程如果想相互通信, 必須經過內核, 因為不同進程的用戶地址空間是獨立的, 但是共享同一個內核空間. 內核為了支持進程間通信, 一 ...
native takepicture -> camera -> ICamera: class bpbinder: transact -> BpBinder: transact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