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行一行訪問,所以從內存上看是順序的遍歷了這塊內存,每次讀取的位置都在上一次的附近,所以cache命中 ...
情景描述 先上代碼: code : code code 實際效果: cnt : code timeuse : ms code timeuse : ms 分析 兩種代碼實現結果相差接近 . 倍,起初懷疑是取模造成的。懷疑在 O 的編譯器優化下,較小的值取模往往可以直接返回該值本身。將code 中swap去掉后發現,就算是code 方法,光產生隨機數只需要 ms。因此排除取模為性能瓶頸。 我們可以注意 ...
2020-01-29 13:02 0 842 推薦指數:
是一行一行訪問,所以從內存上看是順序的遍歷了這塊內存,每次讀取的位置都在上一次的附近,所以cache命中 ...
在數據庫的設計中,cache是極其重要的一個模塊 命中率高,延遲低的cache是承受高QPS,低延時的關鍵 其中,在熱點key場景下,全局cache很容易造成鎖瓶頸 於是,我們可以采用thread local + global的兩級cache,應對熱點key 針對thread local ...
1.盡量避免線程之間共享變量,如果需要共享,變量結構定義為Cache line對齊。 Cache取數據是按照cache line為單位(我們的系統下64Byte),數據跨越兩個cache line,就意味着兩次load或者兩次store。如果數據結構是cache line對齊 ...
Buffer Cache是SGA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於緩存數據塊,其大小也直接影響系統的性能。當Buffer Cache過小的時候,將會造成更多的 free buffer waits事件。 下面將具體描述Buffer Cache的作用,調整與優化。 一、SGA的所有組件 從動態視圖 ...
參考鏈接 https://stackoverflow.com/questions/16699247/what-is-a-cache-friendly-code 只是堆積:緩存不友好與緩存友好代碼的典型例子是矩陣乘法的“緩存阻塞”。 朴素矩陣乘法看起 ...
目錄 簡介 一個奇怪的現象 兩個問題的答案 CPU cache line inc 和 add 總結 簡介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講了這么多assembly和JVM的原理與優化,今天我們來點不一樣的實戰。探索一下怎么使用 ...
CPU在Cache中找到有用的數據被稱為命中,當Cache中沒有CPU所需的數據時(這時稱為未命中),CPU才訪問內存。從理論上講,在一顆擁有2級Cache的CPU中,讀取L1 Cache的命中率為80%。也就是說CPU從L1 Cache中找到的有用數據占數據總量的80%,剩下的20%從L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