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數據量不足,MedicalNet 如何助力醫療影像 AI 突破瓶頸?

導讀 近日,雲 社區技術沙龍 騰訊開源技術 圓滿落幕。本次沙龍邀請了多位騰訊技術專家,深度揭秘了騰訊開源項目TencentOS tiny TubeMQ Kona JDK TARS以及MedicalNet。本文是陳思宏老師關於致力於提供基於 D醫療影像大數據的預訓練模型MedicalNet的詳細介紹。 一 醫療影像AI概述 醫療影像 AI 實際上解決的是 患者看病難,醫生診斷累 的全球普遍問題。 ...

2020-01-16 19:51 0 278 推薦指數:

查看詳情

生產環境下GeoServer如何優化--發布大數據量影像(大於2g的tiff格式影像

生產環境下GeoServer如何優化--發布大數據量影像(大於2g的TIFF格式影像) 前言 Geoserver可以高效的處理數據量小於2GB的TIFF影像,一旦影像的大小超過了2GB,就需要考慮用影像金字塔來替代。 影像金字塔創建多重鑲嵌的影像,每個都在不同層級,使得每個切片都存儲為一個 ...

Wed Jan 30 07:45:00 CST 2019 0 1635
漏桶算法&信號機制實戰——多級漏桶突破百度AI接口QPS限制瓶頸

一、描述 工作中需要調用第三方接口(百度AI接口),實現一些AI相關的功能。但是開通付費接口后,但仍有10QPS的限制,超出的部分會被百度拒絕,直接報錯。而我們的業務需求是要基本保證調用成功的。因此需要一個漏桶/限流器來控制調用速度去適配這10QPS的限制,剩余的請求進入等待隊列。 在完成 ...

Tue Aug 24 00:48:00 CST 2021 2 218
優化5億數據量

轉載入職第一天,老板竟讓我優化5億數據量,要涼涼? >jsoncat:https://github.com/Snailclimb/jsoncat (仿 Spring Boot 但不同於 Spring Boot 的一個輕量級的 HTTP 框架) 前段時間 ...

Thu Jul 29 01:56:00 CST 2021 0 138
突破馮·諾依曼架構瓶頸!全球首款存算一體AI芯片誕生

過去70年,計算機一直遵循馮·諾依曼架構設計,運行時數據需要在處理器和內存之間來回傳輸。 隨着時代發展,這一工作模式面臨較大挑戰:在人工智能等高並發計算場景中,數據來回傳輸會產生巨大的功耗;目前內存系統的性能提升速度大幅落后於處理器的性能提升速度,有限的內存帶寬無法保證數據高速傳輸。 12月 ...

Tue Dec 07 00:32:00 CST 2021 0 769
數據量太大,內存不夠怎么辦?

最近遇到這個問題,上網查+問同學,基本解決方法:keras,Pipeline,TFrecord,批次讀取訓練 先看第一個,keras,可能需要改網絡什么的,不太想改(先挖個坑,以后學一下keras, ...

Thu Jun 27 00:36:00 CST 2019 0 933
mysql估算存儲數據量

可以極大地方便管理工作。同理,計算機中的數據都是以二進制形式存儲,為了更好地組織數據,磁盤以扇區(51 ...

Thu Aug 20 19:02:00 CST 2020 0 1019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