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數據IO,由用戶進程向CPU發起,應用程序與磁盤之間的 I/O 操作都是通過 CPU 的中斷完成的。 CPU還要負責將磁盤緩沖區拷貝到內核緩沖區(pageCache),再從內核緩沖區拷貝到用戶緩沖區。 為了減少CPU占用,產生了DMA技術,大大解放了CPU DMA 的全稱叫直接 ...
.傳統IO 由上面圖知,傳統io需要經過 次copy, 次狀態切換 第一次:從硬盤經過DMA拷貝到kernelbuffer 內核buferr 第二次:從kernelbuffer經過cpu拷貝到user buffer ,比如拷貝到應用程序 第三次:從user buffer拷貝到socket buffer 第四次:從socket buffer拷貝到protocol engine協議棧 第一次狀態切換 ...
2019-11-30 23:36 0 310 推薦指數:
早期的數據IO,由用戶進程向CPU發起,應用程序與磁盤之間的 I/O 操作都是通過 CPU 的中斷完成的。 CPU還要負責將磁盤緩沖區拷貝到內核緩沖區(pageCache),再從內核緩沖區拷貝到用戶緩沖區。 為了減少CPU占用,產生了DMA技術,大大解放了CPU DMA 的全稱叫直接 ...
I/O介紹 I/O主要為:網絡IO(本質是socket文件讀取)、磁盤IO 每次IO,都要經由兩個階段: 第一步:將數據從文件先加載至內核內存空間(緩沖區),等待數據准備完成,時間較長 第二步:將數據從內核緩沖區復制到用戶空間的進程 ...
磁盤可以說是計算機系統最慢的硬件之一,讀寫速度相差內存 10 倍以上,所以針對優化磁盤的技術非常的多,比如零拷貝、直接 I/O、異步 I/O 等等,這些優化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系統的吞吐量,另外操作系統內核中的磁盤高速緩存區,可以有效的減少磁盤的訪問次數。本文會分析 I/O 工作方式,以及如何優化 ...
傳統 Linux 中的零拷貝技術 在介紹 Netty 零拷貝特性之前,我們有必要學習下傳統 Linux 中零拷貝的工作原理。所謂零拷貝,就是在數據操作時,不需要將數據從一個內存位置拷貝到另外一個內存位置,這樣可以減少一次內存拷貝的損耗,從而節省了 CPU 時鍾周期和內存帶寬。 我們模擬一個場景 ...
概念 零拷貝 CPU不執行數據從一個存儲區域到另一個存儲區域的任務。所以同一個存儲區域之間的拷貝也屬於零拷貝。 DMA 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存儲器訪問)。將一批數據從源地址搬運到目的地址去而不經過CPU的干預。相關知識可以參考DMA之理 ...
現在幾乎所有人都聽過 Linux 下的零拷貝技術,但我經常遇到對這個問題不能深入理解的人。所以我寫了這篇文章,來深入研究這些問題。本文通過用戶態程序的角度來看零拷貝,因此我有意忽略了內核級別的實現。 什么是 “零拷貝” ? 為了更好的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了解問題本身。來看一個網絡服務 ...
零拷貝主要是優化內核緩沖區和用戶緩存區的之間拷貝次數 怎么出現一步一步出現零拷貝的呢,下面跟大家講一下。 下圖是當用戶發出讀寫請求到操作系統進行交互的簡單流程圖 傳統模式 從上圖描述,把數據從內核緩沖區拷貝到用戶緩沖區只是一次讀操作,但是在網絡編程中,該操作需要4次拷貝,4次上下文切換 ...
/index.html 第1部分 引言 傳統的 Linux 操作系統的標准 I/O 接口是基於數據拷貝操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