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用free、top等相關能夠查詢到當前內存的使用情況的命令時,總會有一個buff/cache讓我們很困惑。 buffer 即寫如磁盤時,先保存到磁盤緩沖區(buffer),然后再寫入到磁盤。 cache 即讀磁盤時,數據從磁盤讀出后,暫留在緩沖區(cache),為后續 ...
兩者都是:緩沖區 cache是存在於cpu和內存之間的緩沖區,存放的是從disk上讀取到的數據 buff是用於存放要輸出到塊存儲的數據 清除緩沖的方法 root DD Server F echo gt proc sys vm drop caches root DD Server F echo gt proc sys vm drop caches root DD Server F echo gt p ...
2019-11-06 21:38 0 806 推薦指數:
我們用free、top等相關能夠查詢到當前內存的使用情況的命令時,總會有一個buff/cache讓我們很困惑。 buffer 即寫如磁盤時,先保存到磁盤緩沖區(buffer),然后再寫入到磁盤。 cache 即讀磁盤時,數據從磁盤讀出后,暫留在緩沖區(cache),為后續 ...
前言。今天閑來無事。打算去練習一下linux指令。然后我看了一下服務器的內存。 這就很有意思了。我總共用了1.1個g。空余內存就只有167兆了。然后我就注意到了后面的 buff/cache。Google了一番: buff:是指linux內存的Buffer cache。翻譯就是:緩沖區 ...
前言 kernel 內容 執行sync命令是為了確保文件系統的完整性,手動執行sync命令,將所有未寫的系統緩沖區寫到磁盤中,包含已修改的 i-node、已延遲的塊 I/O 和讀寫映射文件。 ...
有個linux的服務器,2G內存的,今天登上去一看,內存竟然被占得滿滿的. ssh上去執行了free. 發現內存全在一個[buff/cache]里. 查詢資料得知可以通過proc下的一個文件釋放, 以下原文: /proc是一個虛擬文件系統,我們可以通過對它的讀寫操作做為與kernel ...
[root @iz8vb8kca ...
清理緩存 echo 1 > /proc/sys/vm/drop_cachesecho 2 > /proc/sys/vm/drop_cachesecho 3 > /proc/sys/ ...
在Linux系統中,我們經常用free命令來查看系統內存的使用狀態。在一個RHEL6的系統上,free命令的顯示內容大概是這樣一個狀態: 這里的默認顯示單位是kb,我的服務器是128G內存,所以數字顯得比較大。這個命令幾乎是每一個使用過Linux的人必會的命令,但越是這樣的命令,似乎真正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