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機在傳輸層的操作: 對數據分段(Segment),添加TCP報頭(包含源端口,目的端口,順序號等)。 ...
數據封裝,就是把業務數據映射到某個封裝協議的凈荷中,然后填充對應協議的包頭,形成封裝協議的數據包,並完成速率適配。 數據封裝是指將協議數據單元 PDU 封裝在一組協議頭和尾中的過程。在 OSI 層參考模型中,每層主要負責與其它機器上的對等層進行通信。該過程是在 協議數據單元 PDU 中實現的,其中每層的 PDU 一般由本層的協議頭 協議尾和數據封裝構成。 每層可以添加協議頭和尾到其對應的 PDU ...
2019-05-22 13:24 1 976 推薦指數:
。 主機在傳輸層的操作: 對數據分段(Segment),添加TCP報頭(包含源端口,目的端口,順序號等)。 ...
封裝:OSI參考模型中每個層次接收到上層傳遞多來的數據后都要將本層次的數據信息加入數據單元的頭部,一些層次還要講校驗和等信息附加但數據單元的尾部。 解封裝:當數據到達接收端時,每一層讀取相應的控制信息,根據控制信息中的內容向上層傳遞數據單元,在向上層傳遞之前去掉本層的控制頭部信息和尾部信息。 ...
先來看看解封裝 這將3,4,5封裝到元組mytuple中 現在我們將這些值解封裝到變量x,y,z中 ...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參考模型把網絡分為七層: 1.物理層(Physical Layer) 物理層主要傳輸原始的比特流,集線器(Hub)是本層的典型設備; 2.數據鏈路層(Data Link Layer) 數據鏈路層負責在兩個相鄰節點間 ...
GRE(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通用路由封裝)協議是對某些網絡層協議(IPX, AppleTalk, IP,etc.)的數據報文進行封裝,使這些被封裝的數據報文能夠在另一個網絡層協議(如IP)中傳輸。這是GRE最初的定義,最新的GRE封裝規范,已經可以封裝二層數據 ...
我們在上一文中介紹了以太網5層模型,這一節我想學習一下以太網數據封裝與解封的知識,了解以太網數據是如何傳輸的。 一、數據封裝 當我們應用程序用TCP傳輸數據的時候,數據被送入協議棧中,然后逐個通過每一層,知道最后到物理層數據轉換成 ...
當我們在七層協議最上層,主機A想和其它主機通信, 比如telnet到主機B,各層都為數據打包后再封裝上自己能識別的數據標簽,現在我們只說四層以下的通信過程。 ...
參考網址: https://blog.csdn.net/weixin_45947267/article/details/107315590 網絡工作原理及數據傳輸的封裝與解封裝過程計算機網絡工作原理:是將地理位置不用的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台計算機及其外部設備、通過通信線路連接起來、在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