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習了一下《linux內核標准教程》和《深入linux設備驅動程序內核機制》這兩本書的相關章節。趁剛看完 ...
轉自:http: blog.csdn.net bullbat article details 內核編程中常見的一種模式是,在當前線程之外初始化某個活動,然后等待該活動的結束。這個活動可能是,創建一個新的內核線程或者新的用戶空間進程 對一個已有進程的某個請求,或者某種類型的硬件動作,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使用信號量來同步這兩個任務。然而,內核中提供了另外一種機制 completion接口。Co ...
2016-09-24 23:26 0 3187 推薦指數:
研習了一下《linux內核標准教程》和《深入linux設備驅動程序內核機制》這兩本書的相關章節。趁剛看完 ...
原子操作 自旋鎖 讀寫自旋鎖 信號量 讀寫信號量 互斥量 完成變量 大內核鎖 順序鎖 禁止搶占 順序和屏障 如何選擇 ...
,對於復雜的數據復雜的操作並不適用。 需要更復雜的同步方法實現保護機制——鎖。 自旋鎖:同一時 ...
Linux內核同步控制方法有很多,信號量、鎖、原子量、RCU等等,不同的實現方法應用於不同的環境來提高操作系統效率。首先,看看我們最熟悉的兩種機制——信號量、鎖。 一、信號量 首先還是看看內核中是怎么實現的,內核中用struct semaphore數據結構表示 ...
Linux內核同步機制之(一):原子操作 http://www.wowotech.net/linux_kenrel/atomic.html 一、源由 我們的程序邏輯經常遇到這樣的操作序列: 1、讀一個位於memory中的變量的值到寄存器中 2、修改該變量的值(也就是修改寄存器中的值 ...
轉自:http://www.wowotech.net/linux_kenrel/per-cpu.html 一、源由:為何引入Per-CPU變量? 1、lock bus帶來的性能問題 在ARM平台上,ARMv6之前,SWP和SWPB指令被用來支持對shared memory的訪問 ...
很早之前就接觸過同步這個概念了,但是一直都很模糊,沒有深入地學習了解過,近期有時間了,就花時間研習了一下《linux內核標准教程》和《深入linux設備驅動程序內核機制》這兩本書的相關章節。趁剛看完,就把相關的內容總結一下。為了弄清楚什么事同步機制,必須要弄明白以下三個問題: 什么是互斥與同步 ...
上文我們介紹過進程調度,Linux內核從2.6版本開始支持內核搶占,所以內核很多代碼也需要同步保護。 一、同步介紹 1、臨界區與競爭條件 所謂臨界區(critical regions)就是訪問和操作共享數據的代碼段。為了避免在臨界區中並發訪問,編程者必須保證這些代碼原子地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