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設計模式--6大原則--迪米特法則

迪米特法則 Law of emeter 定義:一個對象應該對其他對象了解最少 迪米特法則的核心觀念就是類間解耦,弱耦合,只有弱耦合了以后,類的復用性才可以提高。 形象一點的比喻類似於:監獄內的犯人是不應該跟外面的人接觸的,當然或許會有探親的。這里的監獄就是類,里面的犯人就是類內部的信息,而監獄里的獄警就相當於迪米特法則的執行者 舉個例子 家人探望犯人 家人:家人只與犯人是親人,但是不認識他的獄友 ...

2012-03-10 22:15 1 5865 推薦指數:

查看詳情

設計模式大原則法則

目錄:   設計模式大原則:單一職責原則   設計模式大原則:接口隔離原則   設計模式大原則:依賴倒置原則   設計模式大原則:里氏替換原則   設計模式大原則法則   設計模式大原則:開閉原則 法則(LOD):   也叫最少知識原則法則 ...

Tue Sep 10 19:45:00 CST 2019 0 2198
設計模式的七大原則(6) --法則

前言 法則,聽名字有點奇怪,但是這個法則真的非常非常有意思,在我看來,這個法則其實描述的就是一個矜持的小姑娘,害羞的惹人憐愛。但是啊,姑娘雖好,切不可"貪杯"哦~ 基本介紹 一個對象應該對其他對象保持最少的了解。 類與類關系越密切,耦合度越大 一個類對自己依賴的類知道 ...

Tue Aug 13 19:32:00 CST 2019 4 443
設計模式大原則(五)----法則

一. 什么是法則 法則(Law of Demeter )又叫做最少知識原則,也就是說,一個對象應當對其他對象盡可能少的了解。不和陌生人說話。英文簡寫為: LoD。 法則的目的在於降低類之間的耦合。由於每個類盡量減少對其他類的依賴,因此,很容易使得系統的功能模塊功能獨立 ...

Fri Jun 11 06:16:00 CST 2021 0 2653
設計模式大原則(五):法則(Law Of Demeter)

定義: 一個對象應該對其他對象保持最少的了解。 問題由來: 類與類之間的關系越密切,耦合度越大,當一個類發生改變時,對另一個類的影響也越大。 解決方案: 盡量降低類與類之間的耦合。 PS: 自從我們接觸編程開始,就知道了軟件編程的總的原則:低耦合,高內聚。 無論是 ...

Thu Nov 30 06:00:00 CST 2017 0 5346
設計模式原則法則

法則的簡寫為 LoD,看清楚中間的那個 o 是小寫。法則也叫做做最少知識原則(Least Knowledge Principle,簡稱 LKP)說的都是一會事,一個對象應該對其他對象有最少的了解,通俗的講一 個類對自己需要耦合或者調用的類應該知道的最少,你類內部是怎么復雜 ...

Mon Apr 06 04:01:00 CST 2015 5 4078
面向對象五大原則-----法則

  什么是法則   法則(Law of Demeter )又叫做最少知識原則,也就是說,一個對象應當對其他對象盡可能少的了解。不和陌生人說話。英文簡寫為: LoD。   法則最初是用來作為面向對象的系統設計風格的一種法則,於1987年秋天由lan holland在美國東北大學 ...

Fri Mar 30 00:22:00 CST 2018 3 6092
Java設計模式(3:接口隔離原則法則詳解)

一、接口隔離原則 使用多個接口,而不使用單一的接口,客戶端不應該依賴它不需要的接口。盡量的細化接口的職責,降低類的耦合度。 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 小明家附近新開了一家動物園,里面有老虎、鳥兒、長頸鹿.....周末在逛動物園的時候,小明突發奇想,想用一種方式記錄一下這些動物 ...

Wed Jun 09 19:36:00 CST 2021 0 286
五大設計原則之(一)---法則

法則也稱最少知識原則,一個對象應該對其它對象有最少的了解。通俗也說:一個類應該對自己需要耦合或調用的類知道得最少。 在類方法的設計中可以堅持這樣的一個原則: 如果一個方法放在中,即不增加類間的關系,也對本類不產生負面影響,就放置本類中。 廣義的法則: 一個模塊設計的好壞 ...

Sat Dec 27 18:43:00 CST 2014 0 2629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